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中国青春期”的养老烦恼
www.fjnet.cn?2010-08-23 08:44? 陈方?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9成80后确定自己无法赡养父母”的说法来自于媒体调查,在这份更为详尽的调查中,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 74.1%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50.1%的人表示生活在两地,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42%的人表示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不同城市无法互通。(《中华工商时报》8月22日)

80后赡养父母的能力被透支了,我们并不能把板子全部打在80后身上。观照现实,职场的激烈竞争、房子的残酷压力,加上日渐上涨的生活成本,80后们的生活环境并不如意,房奴、孩奴等种种“奴”字已经套牢了80后的精力。再加上80后们正好是中国计划生育实行后出生的“独一代”,他们正陆续进入典型的“4-2-1”家庭结构,上要赡养4个老人、下要抚养一个孩子,他们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所以,80后们养不起父母,并不是80后无能的表现,更多的还是社会因素使然。

在诸多的社会因素中,养老金巨额“空账”是人们最为担心的。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和拉美养老金制度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透露,据估算中国养老金“空账”规模大约为1.3万亿,而在2004年该数字为7400亿,五年时间养老金“空账”几乎翻了一倍。80后们的生活本已捉襟见肘,如果他们的父母退休后由于养老金“空账”问题无法领取养老保险,那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这样的猜想不禁让80后们直冒冷汗。

可无论有着怎样的社会因素,无力赡养父母终归还是一种“隐痛”,何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观念。这些传统观念也许会受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劳动强度增加、社会流动性增强等因素而被逐渐化解并颠覆,但是,基于“养儿防老”观念中凝聚的那些亲情又该如何留守?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父母生病住院,你可以花钱请护工照料,但儿女们由于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床头尽孝,老人对儿女们的那种心理依赖恐怕是社会性服务无法替代的。从这个不大不小的角度看,“中国式养老”需要破解的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有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完善,以及传统文化中“孝道”的重新认识等等。

事实上,这只是中国目前所要面临的养老问题的一个截面。透过这个截面,可以看到中国养老金制度存在的种种短板,比如统筹层次低下覆盖面不宽、基金管理非常分散多数地区的个人账户有名无实、制度分割现象很严重等问题。而且,在养老金所占GDP比例中,我国养老金仅占GDP6.62%,而发达国家平均占近五成。

当下的中国确实已经跑步进入了老龄化时代,但“银发中国”正好又处于转型时代。从社会历史进程的角度看,转型期的中国也正面临着“青春期的烦恼”,这烦恼包括民生焦虑、信任焦虑等等多重焦虑,养老焦虑固然也是民生焦虑之一。治疗中国“青春期”的“养老烦恼”,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的等待,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制度变革与完善的药方。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