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大学生缘何热衷算命“问”前程?
www.fjnet.cn?2010-08-18 18:59? 李松林?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算命本是一种封建迷信,是那些没有文化的人比较热衷的,但是,记者发现,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算命占卜也乐此不疲,这种现象近日在郑州比较火热。算命先生不无自豪地对记者说,来自己这算命的很多,大学生不少,男性一般问关于工作事业的多些,女性问爱情婚姻的比较多。(8月17日中国新闻网)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大学生热衷算命“问”前程,是一道“这边独好”的风景线。诚如多数大学生所言,在即将步入社会的紧张关头,在找工作屡屡碰壁的困境下,适当听取算命先生的“天机之语”能够调节自我,增强信心。可是,在我们标榜的“崇尚科学真理”的大学土壤上成长起来的孩子居然迷信算命,毕竟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我们不禁要问,大学生缘何热衷算命“问”前程?

从一些经常光顾算命先生的大学生口中不免窥得一斑。“还没毕业的时候,工作没有着落,心里面特别着急,主要是想找点心理安慰”、“ 自己去年毕业,找工作屡屡受挫,心里感觉比较压抑,就过来让算命先生给算算”、“在踏入社会的那一刻总感觉有一些恐慌和不适应,算命先生的一些话语能够让我找到力量”。如此观之,我们似乎对大学生热衷算命“问”前程抱有一些理解和同情之心,毕竟他们之所以热衷算命,也有点“身不由己”的意味。

然而,在大学生热衷算命“问”前程的背后,应有很多我们值得反思的东西。比如高校在教育和培育人才方面的缺失。一所合格的大学首先应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当前中国高校的情势不容乐观:功利性太强、学术风气浮躁、排挤人才和科学,过分推崇“中国式能力”等等。由此直接导致中国高校教育的功利化、浮躁化,不能静心培育学生独立的人格和自由思想,更勿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次,一所合格的大学还应有先进的心理教育,健全的心理倾诉和情绪表达机制,能使学生在学校表现的一些情绪和心理得到及时倾听和化解,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而非迷信算命“半仙”;接着,一所合格的大学应该习惯向学生灌输忧患意识和风险意思,要竭尽全力帮助学生清醒理性地认识这个社会,而非固步自封地搞自己的教育,要破解“象牙塔迷思”,以避免学生在步入社会的一瞬被残酷的现实敲醒,进而诱发心理问题,危害社会安全。

除了高校的因素外,政府应该健全人才接纳体制和公平就业保障机制。社会能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大学生,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大学生。在就业压力渐大的今天,希望政府能够各尽其责,切实落实好就业保障机制,社会能够建立流动性优越的人才接纳体制,给大学生就业和择业添砖加瓦。当然,这一切的前提还应是大学生自我的自立成才,自强不息。

大学生热衷算命“问”前程看似是一个轻飘飘的笑话,背后凸显的教育问题和社会机制的疲软却不容忽视。我们期待高校能够培养出真正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优秀人才,社会也应给这些人才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平台、竞争机制。这一切的一切,都应该是家庭与学校,国家与社会,学生与教育良性互动,紧密协调的一个过程,依旧路漫漫,依旧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