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华语电影“翻拍新浪潮”满含危险
www.fjnet.cn?2010-07-21 10:06? 张小北?来源: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

对电影行业来说,翻拍经典一直是长盛不衰的举动。即使在好莱坞,翻拍或续集影片都占据了每年电影产量的很大比例。对于成熟电影市场来说,翻拍无疑是投资风险最小的一种选择,因为很多投资人相信,过去曾经导致成功的那些因素,现在仍然会起作用。虽然就市场的具体表现而言,这种投资心理并没有得到票房数据的坚定支持。

中国电影市场自从2009年驶入快车道以后,翻拍经典也开始成为一种常态。《新龙门客栈》、《倩女幽魂》、《少林寺》、《精武英雄》等等,都在2010年开始被翻拍或准备被翻拍。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这种翻拍无非是“百花齐放”之一角。但在一个原创极端缺乏,新鲜血液亟待补充的电影市场中,相当部分优质电影资源被用于翻拍老经典,就不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了。

作为一个飞速发展的电影市场,难道我们的题材就如此匮乏?并非如此。这种一窝蜂式的翻拍,其实反映了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尴尬现状:当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急需大量商业类型片填补市场需求时,中国电影却因种种原因,还来不及形成类型片生产能力。解决市场供需矛盾,最快捷、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调用有限的电影资源,去翻拍过去成功的类型片。

但为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了经典的香港电影?除了内地缺乏类型片传统,直接导致翻拍对象匮乏外,也和当下操刀内地电影生产的主力──北上的香港影人有着直接关系。

无论是《新龙门客栈》、《倩女幽魂》还是《精武风云》,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生产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即使像《少林寺》这样的经典影片,其幕后主创班底仍然是香港电影人。当内地电影市场出现需求真空后,大批经历过商业类型片实战锻炼的香港影人陆续北上,开始成为这个特殊过渡时期的中坚力量。细看最近几年内地电影市场上的主要商业类型片,香港电影人在幕后操刀的占据了大多数。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