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李少红应该向凤姐学习
www.fjnet.cn?2010-07-06 09:48? 沈彬?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在一片对新版《红楼梦》的责骂质疑声中,该剧导演李少红终于发飙了,其在录制一档电视节目时突然情绪失控,指责媒体对新《红楼梦》(下称“新红”)满是挑刺和负面报道。

翻检一下网络以及媒体对“新红”的评论,负面居多,无非是宝黛年龄太小、黛玉太胖、宝玉尖嘴猴腮、小姐们盘的头像“小姐”、王夫人像宝玉的奶奶、配乐太阴森……有好事者贴上老版黛玉照片将“新红”贬得一无是处,甚至直斥之为“红雷梦”。

“新红”有那么雷吗?我就很欣赏新版黛玉那张肉乎乎的小猪脸。你说人家姐弟恋、岁数小,朱丽叶跟罗密欧爱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才14岁,这搁到现在属于“奸淫幼女”。你觉得他们小,是你上了老版《红楼梦》的当,那版的欧阳奋强早就过了青春期了,可书里宝玉第一次来青春的萌动,与袭人“初试云雨”时最多也就十二三岁。至于配乐,特别是葬花那场,黛玉在阳光照射下的浓荫里荷锄独行,配上悠长的昆曲,夏日里毫无暑气,背后还生出阵阵凉意,颇有韩国鬼片幽怨唯美的风格。

所以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只是我们已经进入后现代——一个“偶像的黄昏”的时代、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整个社会以反智、解构权威、解构经典为乐事。所以,李少红别指望她的“新红”会成为经典,这年头没有经典。这年头只有商业炒作套路,李导演应该明白,拍电视被骂就是被关注,就是有市场,就是一种幸福,我们甚至有理由认为她宁愿被痛骂,也不愿意片子没人搭理,这就是市场的逻辑、资本的逻辑。

就拿这次“新红”来说,从早几年的海选演员到内定换人的传言,再到现在舆论骂声一片,“新红”一路赚足了人气和眼球。现在李少红导演突然板起面孔教育群众了,你还以为这是20年前拍《血色清晨》时,群众需要你来启蒙?不需要了,现在市场规矩就是——你拿钱,咱挑刺,相忘于娱乐。

非独“新红”如此,新版《三国》,基于同样的理由也是“天雷滚滚”。比如某位评论人士写道,看着电视上“刘备骂袁绍是扶不起的阿斗”,他出离愤怒云云。其实,用不着“出离”,那根本就是网友杜撰的段子,写评论的老兄根本没有看全片子。但这有关系吗?大家想看的就是大片出丑、大导演栽跟头,娱乐的指向不是娱乐内容,而是娱乐者自身,娱乐者被人娱乐,或曰:审丑文化。

最近,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华中师大的一次讲座中表示:小沈阳是通俗的,凤姐是低俗的。凤姐做了强势回应:她“一没偷,二没抢”,只是混一碗饭吃。看来凤姐比李导演更加真诚,更加懂得市场经济原则,更加敢于面对娱乐的本质。李导演应该向凤姐学习。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