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重赏之下也有懦夫
www.fjnet.cn?2010-05-31 17:08? 季建民?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其实未必,作为揭榜求赏者,也许是为了重奖。而对于悬红挂赏者,有时也未必为了奖赏别人。“挑出一个错,奖金一千元”———为了迫使公众人物阎崇年的这句承诺得以兑现,一位无名学者———山西大学副教授白平将阎崇年告上了法庭,通过法律手段追讨挑出的620处错误应得奖金62万元(见5月27日《法制日报》)。

阎崇年当初在为了推出其校注的《康熙顺天府志》时,曾声称,为高质量出版校注本,在中华书局校正12遍的基础上,阎先生又自费聘请了两位专家再加校对,“挑出了两个差错”,后中华书局再校一遍,“又挑出了一个差错”,这才定稿出版。后来阎崇年更是声称,“挑出一个错,奖金一千元”。

其实阎崇年悬赏挑错,推销的不是他的文化,他推销是一种推销策略,使用的是一种为了提高其著作发行量的手段。当初对于《咬文嚼字》挑出其在《正说清朝十二帝》和《明亡清兴六十年》两书中的8处错误,阎崇年首先向杂志编辑老师、向读者朋友表示谢意。是因为阎崇年的著作还处在发行的高峰期。承认错误也罢,表示感谢也罢,也只不过是一种促销的策略。

而现在则不同,现在阎崇年的作品明显处于了发行低谷期了。所以才有了白平先生,把挑出的20多处“毛病”传至某邮箱,对方置之不理。白再次将包含该书200多处谬误的邮件发至该邮箱,依然未得到对方的任何回应的现象。现在的阎崇年,不管是承认错误也好,还是表示感谢也罢,不仅不能提高他的著作的发行量,反而会让他的著作发行量越来越低,也许现在死不认账才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说当初因为学术意见不统一,“大汉之风”掌掴阎崇年,是阎崇年被别人打嘴巴子的话。那么现在阎崇年面对白平先生指出的谬误,不仅不作回应而且置之不理,阎崇年无疑是在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子。如果当初许多人看了阎崇年被掌掴的报道,还对于阎崇年给予深深的同情的话。那么现在许多人面对阎崇年被白平先生告上法庭,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看笑话的心态,来看这出闹剧该怎样收场。

学术研究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即使阎崇年对于白平先生指出的谬误,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也完全可以进行反驳。真理越辩越明,当初“大汉之风”掌掴阎崇年的做法当然是不对的,学术探讨不能用匹夫之力较量。然而如今白平先生坐下来与阎崇年认真地探讨问题,阎崇年却置对方的理性的要求于不理,想必不是阎先生的嘴巴又痒痒了又想找抽吧。

当初阎先生又是悬赏,又是设置奖励额度,牛皮都吹到月球上去了。现在阎先生对于白平先生的纠错,摆出的又是怎样一副傲慢的神气。当初悬赏制定奖额的时候,阎先生的身影是何等的伟岸和高大。现在面对白先生的纠错,阎先生的身影又是何等的萎缩与渺小。阎先生如此举措失态,是出于学术上的考虑,还是出于经济利益上的考虑。不管阎先生出于哪方面的利益考虑,就不怕自己的著作误人子弟吗?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