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工资条例难产 症结在哪
www.fjnet.cn?2010-05-28 07:09? 吴龙贵?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人保部正在制定中的《工资条例》受到广泛关注,一度有消息称,该条例年内可出台。然而参与条例制定讨论的学者最近透露,由于阻碍重重,《工资条例》即使进展再快,也难以在年内出台。(5月27日《经济参考报》)被舆论认为是收入分配改革标志性内容的《工资条例》,由“年内即可出台”的期待转为“难以年内出台”,网友充满失望之情。

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一条规律:只要是有利于既得利益集团的改革,往往都很迅速和顺利,而只要是有利于普遍民众的改革,往往都艰难。譬如反垄断法、劳动合同法,哪一个不是费尽周折?工资条例遭遇难产,公众最终得到的都是诸如可行性不强、利益集团阻挠等似是而非的理由。在反驳这些理由之前,请看一组被一再引用的数据:从1997年到2007年,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全国总工会的专项调查显示,208家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相差近18倍,两成职工5年间从未涨过工资。也因此,国家领导人数次提到“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收入分配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吗?所谓“利益集团的阻挠”是一个伪命题。对自己不利的改革,利益集团不阻挠简直就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改革本来应该是利益相关方的公平博弈,但现在普通劳动者和职工代表有机会参与博弈吗?如果我们的改革永远只是资本方在叫嚣,邀请的是屁股坐歪了的专家,不“难产”才怪。

民间已有戏言:群众早已过河了,有关部门还在假装摸石头。收入分配改革并不复杂,只是有些人试图把它搞得很复杂而已,这就涉及一个很关键的环节:谁来主导改革?如何保证广大民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来源:海峡都市报)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