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章子怡匿名捐款又挨骂 慈善成高风险的事?
www.fjnet.cn?2010-04-14 09:08? 吴龙贵?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有媒体爆出,章子怡匿名为西南干旱灾区捐款20万,这得到红十字总会相关负责人的证实。但这次曝光再次引发争议,部分网民认为章子怡被迫“匿名”是受之前诈捐门的影响;不少人则批评道,既是匿名,又怎么会被记者知道?这显然是精心策划的危机公关。(4月13日《成都商报》)

章子怡没捐款挨骂,现在悄悄捐款依然还被质疑。她要怎样做,才能让那些网友满意呢?这些人对章子怡“捐款20万”的事实避而不谈,却放大其捐款动机,这种心理是不够健康的。

不要说章子怡匿名捐款是危机公关还未得到证实,就算是真的也无可非议。章子怡不是专业慈善家,而是电影明星,名誉和诚信对她不亚于第二生命。因此,章子怡在诈捐门之后,试图挽回声誉实属人之常情。讽刺的是,很多人能容忍明星通过炒作绯闻来提高知名度,却无法宽容明星通过慈善正名,不知这是进步还是退步?只能说,很多人都有“慈善洁癖”,总以为慈善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我以为,慈善不可能不包含一定的利益因素和个人诉求在内。一些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为什么人们愿意投身于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钱投向慈善事业可以达到避税的目的,一些国际大企业为什么乐意在中国做慈善,因为可以提升企业形象。这么看来,娱乐明星带着某种“动机”去做慈善不可怕,也不丢人。

我们的慈善事业面临困境:一方面愿意投入的人和企业太少,另一方面,舆论又对慈善事业设置太高的道德门槛,明星做慈善似乎越来越成了一件高风险的事,进而敬而远之。

很多网友沾沾自喜于上次“诈捐门”的网络监督,但也正是因为“诈捐门”带来的道德高压,使很多明星得出“不捐比捐好”的结论。网友监督不是坏事,但应该有必要的限度,尤其是在我们的慈善文化和制度尚不健全的现实下,宽容比苛责更重要。


责任编辑:李峰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