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用工荒的伪问题其实是真问题
www.fjnet.cn?2010-02-25 09:16? 李记?来源:燕赵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回暖,春节刚过,沿海地区与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缺工现象。专家指出,我国劳动力供给发生重大转折,已从“无限供给”转变为“有限剩余”,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今后会经常出现。(2月23日《中国广播网》)

在去年甚至更早的农历年年初,类似的农民工用工荒问题,就曾出现过。

针对用工荒,有专家分析称,当前阶段的用工荒,是暂时的结构性问题,“凸显出中国劳动力结构变化和企业缺乏长期人才储备战略的问题”。有专家甚至断言,等过了农历年的正月十五,农民工们都离开家门赶往用工地之后,用工荒便不复存在了。

如此这般的分析,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经验也告诉我们,随着用工信息的传播,农民工们实现区域间的转移和流动后,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工荒。毕竟,对于我们这个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工人相对均衡的国家而言,只要能实现合理的流动,做好各个方面的保障,所谓的用工荒只是一定程度上的“伪问题”。

但是,除了劳动力结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外,春节过后出现的短暂用工荒问题,实际上也是当前一些社会问题、民生问题的集中反应。比如说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正在面临的阵痛、金融危机寒潮仍对一些行业和企业造成影响、农民工输出地经济发展吸引农民工本地就业、涉及农民工群体的薪酬改革和社会保障机制改革的尚未完成……这些社会问题必将影响到农民工外出。

这些问题,虽然屡被提及,但要想在短期内解决绝非易事。比如,针对用工荒,一些急需用工、用工缺口大的企业,不得不开始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吸引农民工的“光顾”。但是,在用工荒缓解、用工“充裕”后,这些企业还能保证上涨的工资不再下降吗?同时,针对一些新生代农民工更关注工作生活环境、福利待遇的问题,那些尚未完成企业转型升级,并一直以来对《劳动合同法》“轻慢”的企业,会尽快完成自身的“升级换代”吗?此外,一些新生代农民工不仅关注工作生活环境、福利待遇问题,由于生活的环境和接触的社会更加多元化,其在个人发展前景等诸多方面,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目前用工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在当前阶段,我们一方面应该看到用工荒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一些企业,逐步在《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框架内,重新认识并切实赋予农民工正当的权益。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仅靠企业和资方的“觉醒”和“自觉”,短暂性的用工荒倒逼效应毕竟太过微弱。如何透过用工荒的“伪问题”,使隐藏在假象、表象背后的“真问题”一并纳入公众关注的视线,并动用行之有效的措施迅捷、全面解决,考验着相关职能部门的智慧与决心。比如说,应该尽快促进并完成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逐步化解各方利益对薪酬体系改革的掣肘,尽快破解城乡户籍壁垒、尽快健全针对农民、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等等。

下一页:民工荒背后的无奈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