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赵光瑞 > 正文
“超时放假”是隐性超时放假公开化
www.fjnet.cn?2010-02-22 15:09? 赵光瑞?来源:    我来说两句

记者采访发现,超时放假的政府机关不在少数,延至2月22日(星期一)上班的最为普遍,还有不少竟延至3月1日、过完元宵节才正式上班。在一个工商管理所工作的蔡女士告诉记者,工商所节前一星期就放假了,大年初七去单位报个到又继续放假五天。(2月22日《扬子晚报》)

每年春节,“超时放假”都成了官员的习惯。文件要求、媒体报道、民众议论都不管用。今年有的地方做得更加过分,提前一周放假,延续五天上班,过个年岂不要休息两三周?新华社为此专门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政府机关超时放假是对公众利益的漠视”。

可是,人家“漠视”了又怎么样?如此“漠视”,并非过年才有,因为平时人家就经常“漠视”,所以过年再多“漠视”一下并不奇怪。

“超时放假”是隐性超时放假公开化。实际上,过去每年春节前后,一些官员除了国家规定假日,别的时间也没有很好上班,差不多正月十五以内,每天也就是到单位点个卯,之后就是互相请吃喝酒,有的甚至整个正月都是醉眼朦胧。因为这样的现象,很少受到批评制止纠正,有些官员因此习以为常。所以,过去隐性超时放假已经非常普遍。

既然隐性超时放假已经非常普遍,那么公开“超时放假”也就不足为奇,这也是隐性超时放假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隐性超时放假普遍被默许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和单位才觉得公开“超时放假”理所当然,或认为这本来就应该是官员享受的待遇。

从官员每年春节都可以享受“超时放假”看,一些官员工作太轻松,这说明精简官员还有很大空间。如果工作任务很重,他们也就没有时间“超时放假”了。从中也可以看出,有的地方政府机关管理松散,对国家规定置若罔闻,我行我素。这也证明,有的官员服务意识很差,的确漠视公众利益。

官员的服务意识从哪里来?他们为什么可以漠视公众利益?这恐怕才是我们针对“超时放假”现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超时放假”,可能同官员的个人素质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只有官员必须服务社会、不得不服务社会的时候,官员才不会漠视公众利益。从普遍意义讲,官员重视公众利益,热情服务社会的动力,必须来自社会的严格督导,而非靠官员的觉悟。官员拥有太多自我考量的权力,是诸如“超时放假”等官场弊端存在的根源。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