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侯文学 > 正文
别对赵本山小品横挑鼻子竖挑眼
www.fjnet.cn?2010-02-20 09:32? 侯文学?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尽管小品并非完美无缺,但它仍然会像赵本山以往的小品一样,回味无穷,令人百看不厌。对于一些南方观众听不懂东北的方言,是可以理解的,正如北方人同样听不懂南方一些方言一样。至于所谓“对弱势群体不尊重”,大概是言过其实了。一个农村寡妇靠捡破烂供一个孩子上学,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一旦有人提供资助能让孩子不辍学,其感激之情是难以言喻的,下跪磕头在农村也常见的事儿,这是钻进故纸堆里、不熟悉农村生活的学者不可能理解的,因此他们指责赵本山小品“以调笑残疾人为乐事”、“对弱势群体不尊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过年了,让亿万观众乐一乐有什么不好?何必像文革时期那样,总是拿政治标尺去量一个搞笑的小品呢?

小品于20多年前脱胎于舞台戏剧表演,是吸收了相声元素的综合艺术样式,意在短时间内制造更多的戏剧冲突和笑料。小品之所以能够迅速蹿红、风靡至今,关键在于它鲜明的喜剧性,即能够使观众产生心理共鸣,引得开怀大笑。这其中,有众多演艺人员为此做出了努力,但赵本山的贡献无疑是独特的。他语言诙谐、幽默,笑过之后令人回味无穷;他动作滑稽、细腻,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他造型独特、搞笑,往台上一站就会让人忍俊不禁......他被人们誉为“笑星”、“小品王”、“东方卓别林”,余秋雨则称他为“艺术大师”。试想,有哪位表演艺术家能像赵本山一样,在常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深受亿万观众的欢迎呢?观众是检验表演艺术的唯一标准,而不是所谓的专家学者。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达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这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赵本山无疑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尽管本人及其作品并不完美,但他对文艺的贡献功不可没。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