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赵本山可能毁在霍编剧们手上
www.fjnet.cn?2010-02-20 08:22? 吴祚来?来源:南方报网    我来说两句

我批评赵本山在央视春晚上的捐助小品,内容低俗,罔顾弱势群体内心感受,该文在《新京报》发表后,引起较大反响。近有央视有关栏目编剧霍秉全站出来,批评本人满脑子只有政治,甚至不懂得审美与欣赏戏剧。

从霍编剧行文看,他可能没有分清什么叫文艺的价值判断或伦理判断与审美判断,也没有搞清艺术的本质,、是建立在真善之上的美学追求,我无论是发表在《新京报》上的时评,还是发表在博客里的博文,都是基于价值判断或伦理判断,而无涉艺术审美判断。现在这位央视背景的霍编剧却有意或无意将其混为一谈了。

我因此产生一个新的想法,就是有什么样的编剧,才有什么样的演员,赵本山及弟子们可能是无辜的,他们只是表演者,而后面的编剧与导演,才是应该批评的对象。正是因为这些幕后“英雄”们,才会使赵本山一次又一次误入歧途,没有价值与伦理底线,只有娱乐至死的搞笑偏好。对这些编剧导演来说,搞笑才是硬道理,现场效果才是价值追求,而那些弱势群体的内心感受,完全可以弃之不顾,因为这些人没有话语权,甚至没有收视机会,他们只能低眉顺眼,靠他人恩施过日子、下跪说感谢。

至于我在博文里说,要限制赵本山在央视春晚的文化霸权,这位霍编剧将其泛化为我要限制赵本山的文化表演权,这是偷换概念,央视是春晚的垄断者,因垄断而产生文化专权,而这种专权却与赵本山形成牢不可破的联盟,也就是文化与利益共同体,作为学者与公众对其质疑是不是应该的?如果不限制赵本山在央视的文化权力,势必使其一家独大,而其他文化样式与风格就会失去表现机会,我希望赵本山在小品界是常青树,但不希望这棵树成为央视的支柱形象,央视编导们也用不着在这一棵树上巴望着落下重重的收视率。总是用赵本山,既使观众审美疲劳,也会使赵本山团队做大利益追求,一是只着意推出自己的新人,二是推出来历不明的广告,而这一切都成为众人诟病的现实,这难道不是侵蚀公众的文化权益吗?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