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风险重重的转基因作物
www.fjnet.cn?2010-02-10 09:18? 陈蓉霞?来源: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农业部批准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一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实“转基因”一词对国人来说已不算陌生,比如我们炒菜用的豆油大多即出自转基因大豆。但这回是水稻,是我们的主食,况且这还是全球首次为转基因主粮发放安全证书,自然不敢让人掉以轻心。

转基因作物的好处无须费劲解释:产量高、抗病虫害等等。至于它有可能带来的风险,用支持者的话来说,如同人类发明的任何一种技术,转基因技术也不能免除。但在新技术面前,人类从来都不会因噎废食,这才有文明的进步。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对转基因技术设置禁区呢?

但事实上,我们确实有理由要对转基因技术的市场化设置禁区。这是因为,转基因技术尽管可以看作是传统育种技术的延伸或者说更新,但它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新特性。首先,它打破了物种间的界限。对于传统育种技术来说,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经过人工驯化后得到的新品种与其野生祖先种依然是同一个物种。正是这一事实曾经让达尔文不安。因为自然选择原理正是源于同人工选择的类比,若人工选择无法突破物种界限,那么从逻辑上又怎么能够推出自然选择是物种起源的途径呢?不过对于生物界来说,恰恰正是物种界限的牢靠,才有生命的独特性及其物种的多样性。就此而言,当转基因技术使得物种的界限不再牢靠时,它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实在难以估量。

其次,不同于传统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对物种的改造过程可以说是“瞬间”即可搞定,无须引入时间纬度。对于工业文明来说,正如牛顿经典力学,时间是一个无须考虑的因素。但对于农业文明来说,时间却是一种重要的参量,犹如历史不能回避时间那样。这是因为,农业的对象,亦即每一个物种,都是漫长时间过程的产物,各个物种彼此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都是历经时间的考验磨合而成。有时一个外来物种往往会打乱本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原因就在于它“瞬间”空降,来不及与本地物种建立某种联系。如此来看,转基因作物将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何种潜在影响,同样难以估量。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