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绩效工资的好经为何让北大念歪了
www.fjnet.cn?2010-02-05 09:34? 王石川?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北京大学法学院多名教授在教师邮件群中批评学院学术政策。事因法学院宣布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教师工资将按工作量分配,法学院多名教授对此表示不满。3日,北大法学院教授贺卫方证实,邮件群中内容确为该院教授表达真实意思。(2月4日《新京报》)

从报道看,事情的原委大致是北大法学院设立绩效工资分配方案,院行政人员根据职务高低分为五千元、四千元和三千元三个档次;法学院教师工资则按照工作数量来分配,如“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授课小时数以及社会工作等。此方案并未事先征求法学院教师的意见,如果一名教授上年度没有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授课小时数又不多,所拿到的绩效工资可能还不如一名刚参加工作的行政工作人员。

表面上看,都是绩效工资惹的祸,但实际上绩效工资很无辜。当初国家推出工资改革时,绩效工资被寄予厚望,就是充分打破“大锅饭”,充分体现多劳者的劳动价值。但如今看来,好经很有被念歪的可能。

出现这种情况,固然与该学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不甚合理有关,但深层次原因仍是高校过度行政化结成的恶果。正是因为过度行政化,才会出现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事先未征求教师的意见;才会出现北大法学院跟风,教授的工资不如行政人员,奖金不如行政人员,都已经让人不觉奇怪。2月4日的《南方周末》提供了一个让人感叹的案例。云南某农业大学计发2009年度年终奖,该校一位资深教授年终奖也不过 5500,也就是一般科员的水平。

说白了,本来该以学生和教授为主导的高校已经发生了异化,占主导的是行政领导、行政人员。因此,再饱学的教授见了行政人员也得毕恭恭敬;因此,数十个教授为了竞聘一个副处长,不惜展开“肉搏”。原因就在于一旦拥有了权力,不仅可以得到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还有科学地位,以及诸多看不见的好处。行政权力本应是为学术权利服务的,高校过度行政化就颠倒了这一局面,使行政权力远远大于学术权力。本该占主导的教与学臣服于行政序列,教授工资低于行政人员又何奇之有?

日前,温总理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科教文卫体界代表意见时,颇为感慨:“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温总理还说:“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大学要想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必须保证教授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这就必然要求先去除高校过度行政化,让教授获得尊严,保持自主。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