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国富民穷,土地财政背后的畸形逻辑
www.fjnet.cn?2010-01-30 08:39? 李济时?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 一部电视剧《蜗居》把高房价给普通市民带来的压力和痛苦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蜗居》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是城市大多数居民所不得不面对的。深陷房奴处境的,试图摆脱而不得;而渴望购房的,对房奴处境触目惊心;更有许多人连首付都拿不出,求做房奴而不得。
  
  已经有人做了对比,即使在发达国家,国民的收入与房价之比也没有像目前的中国这样,达到让大多数居民望房兴叹的地步。
  
  不可否认的是,高房价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一,成为剥夺国民幸福感的一大罪魁。
  
  尽管近年来中央已经多次郑重承诺并发布政令要求控制房价,保障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然而效果不彰。房价上涨趋势好不容易被按下去,很快却又迅猛反弹。据报道,2009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很多城市的房价已经上涨50%。
  
  当然,中国东部地区人多地少,城市人口增长迅猛,住房的刚性需求较为突出,这是房价居高不下的客观原因。但是在房价高涨的诸多推手中,我们却不能不注意到政府的力量。
  
  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政府出让土地的收入自然就成为政府的财政收入。略微懂得一点政治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个政府都有自我扩张的欲望,希望自己手中掌握的钱越多越好。政府关注的首先是自己的钱袋子,而不是普通民众的米袋子。
  
  在住房这个问题上,很多地方政府关心的不再是普通居民的住房需求是否满足,而是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否能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是土地出让金是否能让政府的钱袋子鼓起来。多年以前,对国有土地开始实行的有偿转让制度,尤其是土地招标拍卖制度使政府不期然地发现了一条奇异的生财之道。土地招标拍卖制度简直就如同点石成金术一样,只要房价上涨,政府通过卖地获得的收入就源源不断而来,就如同金钱自己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一旦尝到这个甜头,政府就如同狗熊的嘴巴一样离不开那块蜂蜜了。
  
  只有房价的上涨才能带来地价的上涨。政府对于地价上涨的渴望甚至超过了房地产商对房价上涨的渴望,对于土地出让收入的热腾腾的渴望压倒了保障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良知。由此一来,政府对于房价的上涨不仅不会如同普通居民一样感到紧张和惊慌,反而会乐观其成,甚至会添油加醋。而最终地价与房价联动效应,就必然使得房价不断走高。在普通居民不得不为买到一套住房而把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交到开发商的手里的同时,政府也在背后大把大把地数票子。何其爽也!
  
  据报道,截至今年12月18日,北京市共公开出让234宗经营性用地,成交总金额超过803亿元。而2009年北京市地方财政拟安排收入2021.1亿元。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到政府财政收入的40%以上。上海市截至11月23日,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达到821亿元,名列全国第一。上海2009年财政预算收入为2500亿元,全年的土地出让收入也可占到35%以上。而更有的报道指出,有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土地出让金占到接近一半。而12月22日,广州亚运城地块一举拍出255亿元天价。仅仅这一块地,广州市的居民平摊到一个人头上就接近1万块钱!
  
  土地出让金似乎与普通居民没有多大关系,不像税收一样是直接从纳税人身上割下的肉。其实不然。土地出让金从居民手中攫取的财富可能比税收那一刀还要狠。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的收入也相应较快增加。但是,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现象也日益突出。现在看来,收入分配不均衡不仅表现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而且表现在政府与居民之间。居民收入的增长远远赶不上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且由于房价的上涨,居民的钱袋子大幅缩水,政府的钱袋子却不断膨胀。面对日益高涨的房价,居民刚开始鼓起来的钱袋子立马显得微不足道。频频出现的“地王”让普通居民无不惶恐,而政府可能也会有慌乱感。不过,那是拿钱拿到手软所导致的。
  
  高地价导致了高房价,开发商的利润一分钱也不会少,最后买单的就是广大的居民。可以讲,政府手中的卖地收入正是通过房地产商这一中间环节从居民手中攫取的。这不是公开的与民争利,但却是一只看不见的国家之手。这也是一只剥夺国民幸福感的国家之手。
  
  政府手中有了钱当然可以为居民多办一些事情,比如推进城市建设、增加民生投入等。但是,政府替人民花钱总不如让人民自己花钱更实惠吧!何况,在目前的体制下,人民对于政府的财政收支的监督和控制是十分微弱的。政府能否保证把它们从国民手中攫取的财富负责任地使用呢?恐怕不尽然。这很可能会导致大量的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而且也会给无孔不入的寻租行为和腐败提供肥沃的土壤。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近日惊爆出一大新闻:今年中央有高达2万亿的财政收入花不了了!中央如此,地方恐怕也好不了哪里去。人们不能不担心,从中央到地方,在挤瘪了国民的钱袋子、充裕了政府的金库之后,政府却又乱撒钱了事,以致大量浪费国民的财富。
  
  结果是,政府富了,官员们有钱了,但是国民穷了,国民的幸福感被剥夺了。国库里2万亿天文数字的巨款没地方花,说明我们国家真的强盛了。这不知让人是喜是忧。强盛起来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上挺直了腰杆,然而在国内,财富缩水的国民却面对高昂的房价趴下了腰杆。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政府财政的无度索取以致居民财富缩水。
  
  对于日益高涨的房价,对于争议越来越大的土地招标拍卖制度,也惊动了中央。国务院五部委近日也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这些政策旨在为狂热的房地产市场和政府卖地行为降温。
  
  然而,这些政策能可能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较大的效果,但是根本的问题在于:如何对政府的财政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具体而言就是,如何使政府优先考虑民生而非政府自身的金库?如何使政府负责任地使用国民的财富?这个根本的问题不解决,即使房地产的调控措施很坚决,也难防止各地政府的卖地财政和对居民财富的隐形剥夺。而且即使卖地这条路子被堵死了,还会找出其他的路子。我相信,政府这方面的智慧还是很高的。
责任编辑:黄水来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