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给祖国拜年是把官意强加于民俗
www.fjnet.cn?2010-01-18 10:44? 盛大林?来源:齐鲁晚报    我来说两句

在传统习俗之外设置那么多拜年的对象,还要使用行政手段进行组织,难道不是把官意强加于民俗吗?

1 月17日中国政府网消息,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于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这项活动将于春节期间在网上开展。拜年网页的内容设计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三拜历代英杰,四拜革命先烈,五拜英雄模范,六拜亿兆黎民。教育部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因地制宜地做好宣传组织。

教育部的通知开宗明义地申明了开展“给祖国拜年”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对于这样的良好愿望,谁也不会非议。但面对“给祖国拜年”以及教育部的部署,我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拜年是人与人之间的礼仪。或长幼之间,或尊卑之间,或亲友之间……无论是拜者,还是被拜者,双方都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而“祖国”只是一种抽象的组织形态,虽然它常常被称为“母亲”,但那只是一种比喻而已。“壮美河山”是物不是人,“炎黄始祖”、“历代英杰”和“革命先烈”是故人,而“英雄模范”和“亿兆黎民”只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概念,这六大对象当然都可以拜,但与“拜年”何干?

拜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按照过年的传统,拜年时对方也要有所表示,比如拿出点心、糖果等加以款待,对卑幼还要送上红包(压岁钱),甚至必须“还年”,即以回访的形式给对方拜年——“宁欠人家钱,不欠人家年”,可见“还年”的重要性。中国讲究“礼尚往来”,因为在“互动”之中,情得以传递,年才有气氛。可“祖国”或“六拜”的对象怎么与国人“互动”呢?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