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该向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学点什么
www.fjnet.cn?2010-01-12 11:38? 王石川?来源:齐鲁晚报    我来说两句

对一般学者来说,谷先生这样的大科学家的骄人成就,也许一辈子也难以达到,但像他那样对学术保持敬畏感,应该不难吧!

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

两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显然不负众望。在仰望两位大科学家的光荣与梦想之余,有关谷超豪先生的一段故事令笔者深为感触。

据 2005年5月18日的《新闻晨报》报道,复旦大学数学系博导周子翔告诉记者,谷先生对是否在自己参与的学术论文中署名“十分慎重”,“除非是他个人的研究占到科研过程的一半以上,否则他是坚决不会署名的”。以前曾发生过一些弟子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导师的很多指导,或导师为学生们的学术研究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思路和想法,有的学生就心甘情愿把谷先生的名字写上去的情况,但被先生知道后,坚决撤下。

这是5年前一则不为人关注的新闻。新闻中提到,“教授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学术成果不劳而获的情况,曾被媒体多次曝光”。哪知,多年过去了,教授乱署名的现象愈演愈烈,比如去年就有媒体报道,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及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杨伦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是抄袭一事,被确认基本属实。但辽大表示,抄袭系杨伦一人所为,陆杰荣署名仅为帮助学生的论文得以发表,非直接责任人。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