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市民素质是公共生活的结果
www.fjnet.cn?2010-01-06 09:31? 李琼?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2010年被称为中国世博年。世博会是继奥运会之后,中国主办的又一个全人类盛会。新年伊始,各大媒体上有关上海世博会的报道已经是相当热闹。

与蔚为壮观和世界先进的硬件建设相比,市民素质则明显让上海感到更为担忧甚至是焦虑。一年前,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陈信康根据一项调查结论提出:“上海市民素质偏低,排外现象严重”,要上海人自省以迎接世博会。这个结论让陈信康很快陷入到一场“口水风暴”中。但在官方那里,这方面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的,12月28日,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春雷在《文汇报》上撰文指出,“要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城市面貌有比较明显的变化,让市民素质有比较显著的提升,我们面临很多挑战和问题”。1月4日,世博会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也明确表示,“现在软件方面让我有所担心。”在此之前,上海市政府为了迎接世博会,已经将政府要求具体化在了居民不得穿睡衣睡裤出门之上。

关于办好世博会与提高市民素质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各种官方表态,以及各种大讨论中,有两点是高度一致的:一方面,世博会是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的集中展现,没有良好的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世博会是难以办好的,另一方面,世博会又是市民素质跨越式提升的极好契机,这种难得机遇不可轻易放过。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两者之间,互为关键前提,二是集中整顿,相互之间都会产生积极的促进效果。

市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怎样才能提高,实在不能算是一个有新意的话题。但无论哪一个城市,只要面临大型会节,都会成为一项紧锣密鼓的重大工程。当然,我想,无论是政府还是市民,也大概不会有人否认它的艰巨性,也没有人会认为它是一个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世博会已经进入“最后冲刺”,而且将会持续184天,为展示良好形象,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市民素质的“冲刺”并保持状态,却也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这样“冲刺”,不单世博会的举办地上海,在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上演过。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