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姜春康 > 正文
若想“加薪”,就拜“嘉欣”?
www.fjnet.cn?2010-01-05 15:36? 姜春康?来源:    我来说两句

?

李嘉欣?

室外――大雪漫天飞舞,飘飘洒洒个不停。室内――同事正聚精会神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一个漂亮女明星发呆,口水爬满腮帮,绵延好几公分。我定睛一瞅,原是香港著名女星Michele Lee李嘉欣。

我不得不质问:“李嘉欣有啥好看的?”同事却冷眼狠瞪,甩了句“落了伍就查去”便继续将发呆事业发扬光大。

不查不要紧,一查真惊奇。原来,同事的行为艺术意义深邃,有充分背景支撑――北京不少办公室白领,将办公室“桌面”都换成了李嘉欣。人们用这种幽默的方式提醒老板:该“加薪”了。

估计李嘉欣本人,恐怕也不会料到因名字谐音了“加薪”,就“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韩大嘴语)火起来,且火得一塌糊涂,幻化成了个人崇拜的偶像――要“加薪”,拜“嘉欣”。

好一个“古有关二爷,今有李嘉欣”。弱单纯以娱乐视角看该事件,未免太肤浅;弱单纯以社会事件看个人崇拜,未免太认真。个人崇拜背后,不单是白领们对一个漂亮女明星的追随,更是对美好愿望的寄托,娱乐中浸透智慧,智慧中伴随戏谑,戏谑中充满幽默,很好很强大。

法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两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和“人无异于一根芦草,只是这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草”告诉人们,人是有思想的芦草,不断思考才会不断进步。从某方面讲,白领们为“加薪”拜“嘉欣”,正是智慧碰撞而迸射出来的思想火花,一闪一闪亮晶晶。

也许,一些不懂娱乐精神的老板,依然会我行我素,视“嘉欣”而不见,知“加薪”而假寐,但白领们能将寄托娱乐解读,也算是娱乐精神的自我释放,也算是新年愿望的另类表达。即使徒劳,至少也可像“鲶鱼效应”的那条鲶鱼一样,搅动搅动那一池春水。

纵观娱乐圈,哪次大事件的被搅动,不是因一条条鲶鱼舞蹈起来,而成了人人茶余饭后谈资?如陈冠希“艳照门”、刘德华“结婚”,加上李嘉欣“加薪”,无不呈现出道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娱乐风景。

改变能改变的,适应不能改变的。有条件地让个人崇拜膨胀膨胀,何妨?在不能改变现状情况下,谁都可以――没事看看李嘉欣,苦思冥想被加薪。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