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2009“最雷官语”出炉的媒体反思
www.fjnet.cn?2010-01-01 10:39? 普嘉?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2009年的“舆情”现象之一,就是一直有人在网上搜集评选“最雷官语”。这个工作注定是没有止境的,事实证明,“没有最雷只有更雷”。到了年底,多种版本的“十大最雷官语”排行榜出现了,多个版本是把“你是准备为党说话,还是准备为老百姓说话”排在首位的。

何三畏在南方都市报上撰文指出,媒体的 发现能力是有限的,媒体还常常装聋作哑,所以,媒体不可能发现真正的“最雷官语”。我对此不以为然,真正反思的怕不是穷尽“最雷官语”的技术活,而是这些看似出格的话,该不该报道,该如何报道的问题。这便涉及到新闻伦理了。

6月17日,某广播媒体播发了关于郑州土地违规建别墅的新闻。其中的一个新闻点,也就是总所周知的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质问记者的一句话“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这句雷人语录的冲击力甚至超过了主体新闻本身,逯军本人也“因言获罪”,不但被停职,还整天被口水包围。

我曾经做过时政新闻记者,深知和官员打交道的艰难,特别是这样的舆论监督报道,相关部门更是“防火、防盗、防记者”,拒绝采访是家常便饭。公职人员最怕说错话,通常交给与媒体公关的宣传部门去处理,字斟句酌层层把关,发个通稿应付媒体不会出错。像逯军这样套心窝跟记者交谈十分难得。

官员常讲官话套话,放在怕讲错话被媒体找茬的语境中,这些官话套话也实属无奈。官员除念讲稿外,即兴发挥的话很可能是新闻的亮点,这些话很体现官员的个人特色。而对待这样的即兴发挥媒体尤其要谨慎,有些领导最忌讳把自己随口说说的话被舆论炒作、无限放大,于是要求审稿。即使不审稿,恐怕编辑这里也要把关,换了是我来采访,遇到“替谁说话”这样明显政治错误的话就自己就过滤掉了,肯定有人要说我缺乏新闻感觉、不会抓人眼球。但将心比心,作为一个凡人,不管是谁跟你讲了句有利害关系的话,你就去指名道姓的“告密”显得太不厚道了。更何况这是受众广泛的媒体行为,一经传播后果不堪设想,有必要非得置人于死地吗?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