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从赵州桥到“胶水桥”“泡沫桥”
www.fjnet.cn?2009-12-30 10:03? 刘克军?来源:西安晚报    我来说两句

据媒体报道,南京“胶水桥”的余波还未能从公众心头隐去,上海苏州河上的河南路桥又被发现桥墩表面开裂,开裂部分暴露出垃圾、废物和泡沫。和南京建委对“胶水桥”事件的解释如出一辙,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第一时间给出的解释是:开裂部分系装饰部位,桥梁结构没有安全隐患。(相关报道见13版)

有关部门确实是说法越来越多了!但我想请教有关部门:桥梁结构有没有安全隐患,和桥梁能不能用垃圾、废物建设是一个概念吗?垃圾建成的大桥或许也可以称作大桥,或许可以维持三年五年不塌,但是,我们能用垃圾建设公共大桥吗?监管部门为什么对此熟视无睹?

南京“胶水桥”事件后,面对网友以及各界的质疑,南京市建委也只是给出了“下个月完成修复,需花费50万,由各负责人承担”的说辞,而后至今没有下文。如今,上海苏州河上的河南路桥未通车就开裂,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第一时间的反应,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南京“胶水桥”的影子。我们真的害怕还是这种结果:没有安全隐患——有关公司修修补补——继续投入使用……

桥塌了、裂了,再建、再糊,可公众心中的裂痕如何缝合?短短5年内,盘锦辽河大桥、徐州济众桥、广州九江大桥、湖南凤凰沱江大桥先后出现问题,原因大抵相同——有些桥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属于“父子”,如徐州济重桥;有的桥是连体关系,如九江大桥和沱江大桥是一个公司建的;处理结果也大抵相同——往往会没有下文。如今,竟然有人拿“胶水桥”和“泡沫桥”来糊弄我们了!为什么开裂的大桥,总是先被公众和媒体发现?为什么“胶水”和“泡沫”的糊弄,总能逃过监管者的双眼?为什么管理部门总是第一时间回避主要矛盾、转移公众的视线?而这些,是不是导致大桥开裂之声不断的根源呢?

看到这些残缺不全、修修补补、令人伤心的大桥,我的耳边总会响起一个关于河北赵州桥的评价:“赵州桥是天下桥梁的祖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比赵州桥更早的桥,因为那些桥都已经倒了。”历经8次地震而不倒,经受54次大洪水而不垮,是因为设计理念比现在高明?还是因为材料比现在结实?

从“赵州桥”到“胶水桥”、“泡沫桥”,我们看到的不是技术的输赢,而是对生命敬畏感的缺失。面对赵州桥,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深刻反思。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