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没有品格的幸福值得向往吗?
www.fjnet.cn?2009-12-28 08:48? 杨 凯?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最近,电视剧《蜗居》的热播,激发了广泛的讨论。引人注目的,不仅是各种联系现实的精辟分析,更在于人们对剧中两位主要角色,贪官“宋思明”和甘当贪官情人的“海藻”的态度和评价。

根据网上的一些调查,有的女同胞欣赏“宋思明”,爱他一身男人味,纵是贪官也无悔。看起来“宋思明”干砸了“人民公仆”不打紧,他还可以当“大众情人”。还听说,有的年轻女孩非常向往“海藻”的生活经历,也憧憬着加入“二奶”预备队了。以上种种,让人震惊。

在一定意义上,《蜗居》讲述的是一个“追求幸福”的故事。正因为事关幸福,才会引起众多观众的共鸣。“海藻”的姐姐和她一样追求幸福,区别在于,姐姐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终于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妹妹则一骑绝尘抄近道而去,带着小鸟依人的纯真样子直奔“二奶”爱巢,将“前途无量”的青春贱卖给所谓“幸福”。

诚然,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是,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幸福的方法却可以分出品格的高下。至少你得看看,自己的幸福小马驹有没有跑出道德和法律的边界。可悲的是,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同“海藻”般不顾道德、不顾人格“抄近道”奔幸福的现象,并不鲜见。

在一些人眼里,幸福等于利润,为此造假贩假、唯利是图;在一些人眼里,幸福等于权位,为此钻营拍马、行贿受贿;在一些人眼里,幸福等于享受,为此投怀送抱、以色易钱。他们为一己之幸福,信马由缰,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甚至到了践踏法律、道德和他人权利的地步。这样的“幸福路径”固然快捷方便,但最终收获了什么呢?他们收获了一张无耻且必将过期的“幸福”船票,最终会如“宋思明”“海藻”般覆灭于歧途。

生活中有“宋思明”和“海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竟然能得到那么多宽容和同情,这意味着“海藻”们的“幸福观”正被共识化。确实,在“幸福”的领域,正悄然发生着“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有人把轻易到手的虚荣与享乐炫耀为幸福,更有人充满艳羡也急欲沦陷一把。勤劳本分生活变成不幸的样板,投机违规赚钱演绎“幸福”的故事;正直无私工作引来轻视鄙薄,蝇营狗苟享乐倒成“人间正道”。这种逻辑一以贯之,幸福有捷径,怎么省事儿怎么来,讨论过程太无聊,只有结果最重要,至于什么家庭责任、崇高理想、正直诚信,统统一边晾着去。

对于这种“无良幸福”,还有不少“辩手”为之辩护,当起了“幸福速成班”的义务教员。在他们的“辩护词”里,幸福不讲道德,快乐不分品格;在他们的“教科书”里,落马贪官是身不由己,“二奶”、“小三”成情爱典范,黑心商人摇身为市场经济斗士。类似腔调不仅置家国于无地,置道义于无地,即便对“爱情”与“自由”,也是一种玷污。

对贪官和“二奶”的宽容和同情,是社会的进步吗?不是。这是社会价值的错乱,意味着良知的消解和正义的出局。对待以不正当手段攫取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舆论需要一种痛打落水狗的决绝。须知这类人的幸福多了,普通劳动者的幸福一定就少了;只有当那些没有品格的幸福,毫无例外地受到谴责、遭至唾弃,大多数人脚踏实地的幸福感才会更多些。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