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人品币”难不成为了培养道德资本家
www.fjnet.cn?2009-12-20 08:25? 刘义杰?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去年9月,辽宁省沈阳市雨田实验中学制定了《人品储蓄明细及要求》。该校总校区和沈河校区两个年级的1000多名学生,每名学生都有一个“人品账本”,账本记录着他们在学校“道德银行”里的存款和支取情况。在这里,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以“人品币”的形式被量化。(中国青年报12月19日)

前几天是闹得翻天覆地的“人格证书”,如今又冒出来个“人品币”,今天的中国不仅经济与时俱进,连“人间闹剧”也不断翻新,其更新的程度比网络病毒的“繁殖”还厉害,但是,雨田实验中学这种把道德物质化的做法真能培养“道德富翁”吗?笔者却不以为意,反而认为,雨田实验中学的此举只会产生投机取巧的“道德资本家”!

雨田实验中学的这种做法首先缺乏科学依据,是把中学生当做电脑游戏里角色或者说机器简单地加减,忽略了最起码的人性。

在雨田实验中学,“午餐时说话”、“上课迟到”、“服装不整洁”、“厕所内喊叫”都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会被扣除“人品币”;而“在学校广播站发稿”,以及“考试进入前三名”,则会被认为道德高尚,获得“人品币”。如果按这个标准的话,小学时学习成绩不好,衣服脏乱差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那是不是将是个“人品币”储蓄为零的没有道德的人呢?那从小既听话,又没有任何坏习惯的战争犯希特勒是不是就成了“道德模范”。这种做法只能使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人品币”没有准则地去投机,去做一些所谓的“政绩工程”来获得老师的肯定!为了获得“人品币”刻意伪装自己,刻意地做一些浮华的事情,此举造就的只能是道貌岸然的“资本家”。

“人品币”不仅不会产生预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教育效果,反而扭曲和弱化了道德的内涵,难道有好人品的绅士不会“迟到”?难道考试成绩好就代表着学生的人品好,有道德吗?如果连发稿子也算有道德的话,那么,前不久,重庆市渝中区的那位曾经经常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杂文的贪污犯主任,岂不成了同学们应当学习的“道德富翁”了?

道德是什么?我们优秀仁人志士像雷锋,前不久搭人梯拯救落水儿童的烈士们,已经给我们做了回答,沈阳市雨田实验中学想教育同学,作出成绩的出发点还是好的,但是,培养学生毕竟不是生产商品,可以用一定的量去度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急不得,否则,“道德富翁”还没看到,许多“道德资本家”反而成了教育者急功近利的产物。


责任编辑:林张清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