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考不同的试卷是因材施教吗
www.fjnet.cn?2009-12-19 10:06? 徐晓?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都是一样的学生,凭啥要考不同的试卷?”近日,重庆18中高二年级期中考试,采用了难度不同的两套试卷,分别对重点班和平行班学生进行测试,此举引起多位学生家长的质疑,认为学校如此做法是对平行班学生的歧视。而学校则认为,该举措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因材施教的体现。(2009年12月17日《重庆晚报》)

考不同的试卷是因材施教吗?听了学校的解释,我不禁哑然失笑。如果说这不是有意的蒙人的话,那么也是对因材施教的一种曲解。什么是因材施教?《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它最早的出处是根据《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而来的。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这是说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智力、性格等去教导他们。子路问他听到正确意见是否立即照做,孔子让他先请示一下父兄,而对冉有说可以立即照做。学生公西华不解,孔子解释说冉有为人谦让应鼓励,子路轻率刚猛要慎重行事。 

南宋的陆象山也说:人各有所长,就其所长而成就之。到了现代,陶行之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明确地说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松树和牡丹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育松树,松树会受不了,会被烧死。现代社会注重学校的教学,更重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培养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才的光辉业绩。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对不同的受教育者施以不同的教育模式。他对回答其弟子提出的同一个问题都做到了因人而异,可见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由来已久。因材施教让孔子的弟子和贤才对中华文化起到了积极的贡献,让孔子的名声名扬海外。教育的本质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对社会上有用的人,所以因材施教是适应教育发展而生的。


责任编辑:徐嵘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