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中国证券界死刑第一人”杨彦明伏法制度需反思
www.fjnet.cn?2009-12-10 09:57? 王琳?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中国证券界死刑第一人”杨彦明被法院执行了死刑。在这之前,杨曾两次自杀而未成功,反暴露了这起涉案金额近亿元的贪腐大案。被司法追诉之后,杨彦明对6000余万元赃款去向闭口不谈。这笔巨款很可能将随杨案的落幕而成为永远的谜团。

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杨彦明是否应判死刑,也曾引发过激烈的争议。从穷尽事实真相的角度来说,他不该死。留着他,还有希望;死了,就连这点希望也没了。多数支持“枪下留人”说,其目标都指向揭发潜在的犯罪。

但从依法裁判的角度,杨又理应一死。从新闻事实来看,杨彦明贪污、挪用数额巨大,且6000余万元赃款无法追回,损失无法弥补。杨又无自首、立功、真心悔罪等可以减轻、从轻处罚的情节。如果杨因闭口不说而获得免死金牌,其结果也一定会引发相应的质疑与批评。一则流传于民间的段子说:“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今天的刑事司法政策虽然不支持“抗拒从严”,但也不是要对“零口供”的被告人从宽。从宽就应该鼓励那些自首的或愿意通过转当污点证人来立功的被告人。“零口供”并不影响定案,杨彦明的死刑判决是依法而为。

也有网民忧心于杨彦明的死,实则让不少贪官心头的悬石落了地。注意到从不少媒体传出过这种说法:那神秘的6000余万元赃款大多数是被杨用于行贿了。杨彦明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也试图以“行贿说”来反对杨的死刑。如果说杨彦明的“沉默是金”就是为了保护他所行贿的对象,则杨彦明自曝“行贿说”与辩护律师运用“行贿说”作为辩护理由,都有悖于此目的。

5年来,杨彦明历经一审死刑、二审发回重审、一审再判死刑、二审维持死刑判决以及最高法死刑复核程序核准死刑等程序,上诉及否定指控说明杨彦明仍有求生的欲望。而让杨彦明选择沉默的,当比他一个人的死更可怕。

当然,在“行贿说”之外,也有“二奶说”或“家庭说”。有个描述贪官的段子戏称,“亏了我一个,幸福全家人”。尽管有报道称杨彦明不嫖、不赌、不抽,调查人员查遍了他所有的亲属关系和交易记录,也没有发现一笔大额的现金交易记录,杨前妻的账户上,只有几十万元。但如果杨彦明处心积虑,早早就暗度陈仓,面上的调查自然查不出所以然。

在证据缺乏之下,上述几种推断都可称是“合理怀疑”,但也仅仅是“怀疑”。制度的修补与完善正是要堵住各种可能的“怀疑”。比如,“污点证人”制度和严密、安全的证人保护制度,或可打消杨彦明不敢说出受贿人的顾虑;刑事案件终结但民事追偿仍可继续用于追赃,或可破除贪官“舍己为家人”的如意算盘。杨彦明案已经尘埃落定,制度反思及修补正当其时。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