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钓鱼执法频发根子在哪?
www.fjnet.cn?2009-11-18 09:19? 赵 勇?来源:齐鲁晚报    我来说两句

既然目前诱导性执法并未明文禁止,自然给执法部门留下了继续打擦边球的机会。钓鱼执法恐怕仍将此起彼伏,蔚为大观,因为它收益太高、风险太小。

深圳社保局遭多家社会康复中心投诉“钓鱼执法”,虽有上海钓鱼案在前,且深圳钓鱼也没有诸如“断指”之类惊心动魄的情节,但依然很受网民关注。这足以说明,人们对钓鱼还是怀着极强的警惕心理。

深圳钓鱼的具体情节是这样的:社保局工作人员假扮患者诱导医生犯错,比如说不仔细核对医保卡上的照片等等,然后据此认定社康中心和医生违规,并进行处罚(11月16日《齐鲁晚报》)。

上海钓鱼案的真相,是孙中界用一根手指头侥幸换来的,所谓侥幸,是指后来舆论推动下独立调查组的成立。那么深圳钓鱼案呢,也要搞到成立独立调查组才能真相大白吗?这是那些被钓医生的疑问,也是我们共同的疑问。

上海钓鱼案刚过,深圳社保局又陷钓鱼迷局,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对于很多执法部门来说,钓鱼已经是惯常选用的手段。孙中界“一根指头追回公平”的偶然事件,并不足以成为他们放弃钓鱼执法的理由——大家都知道,钓鱼执法跟罚款、政绩紧密挂钩,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执法人员的收入高低。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要靠劳师动众的独立调查组来事后解决,而不是通过制度防恶于未然,成本未免太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钓鱼执法的代价在哪里?老实说,这个提问令我很迷惘,因为所谓的“诱导性执法”,并不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禁止范围之内。基本上,只要不闹出上海钓鱼案那么大的麻烦来,钓鱼执法是没什么风险和代价的。何况即便是上海钓鱼案影响如此恶劣,至今也并未见到钓鱼执法者受到惩处,我们听到的,只是几声廉价的道歉。

上海之后是深圳,深圳之后呢?既然目前诱导性执法并未明文禁止,自然给执法部门留下了继续打擦边球的机会。钓鱼执法恐怕仍将此起彼伏,蔚为大观,因为它收益太高、风险太小。不管是偶然出现的独立调查组,还是孙中界愤而砍下的那根手指,都无法从根本上遏制钓鱼执法,我们唯一能指望的,只能是诱导性执法尽快成为法律法规设定的禁区。没有对钓鱼执法的明确界定,我们将始终在被钓的惶恐中忐忑不安。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