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由内地摄影记者获国际奖想到的
www.fjnet.cn?2009-11-11 09:31? 王呈伟?来源:光明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人特别看重国际奖项,只要在世界语境中能脱颖而出,总要想尽办法抓住机会;可是要让本民族的人文视角得到其它民族的认同,并非易事。

内地摄影家卢广近日获尤金路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可惜并没有太多的媒体关注此事,仅有东方早报进行了报道;还有就是在网络上盛传。诧异之余,看了卢广的获奖照片,心情竟和照片的背景一样灰暗和沉重。

这组题为《中国的污染》的照片看了让人触目惊心,大都是主流媒体中不易看到的影像,远远超出了人们预想的范畴。尽管大家知道,工业发展的同时会带来污染的危害,但污染的不利影响究竟有多大,大众还是难以想象得出。今天,通过卢广的照片让我们感到生存环境的可怕;在卢广的摄影机前闪烁的是繁荣发展的另一面:这里缺少阳光,没有鸟语花香,只有灰白背景下渗透出的惨淡;人的表情彼此冷漠,在冷漠的视线下,大地流淌着污水,天空密布着浓烟,最卑微的生命——人类被挤压成画面的一角,这是影像留下的时代记录。

光鲜的外表下隐着多少伤痛,大众的心理是无法预知的;人在财富面前隐着卑微和欲望,确实让人羞愧难当;人在馨享了果实之后忏悔与救赎,真是让人无法正视又无颜逃避啊。都市中闪烁的霓虹,穿梭的跑车,豪华的剧院,奢侈的别墅,怎么能够和这些饱经苦难的受难者并列在一起?这压根就不该是一个时代的风景。

可这是一个特定时期不可否认的区域缩影:有人享受着文明带来的盛宴,有人忍受着污染带来的苦难;有人在碧水蓝天中放飞心情,有人在污水浓烟中耗尽生命;有人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有人在幸福窝里洋洋自得。这不是一种视觉反差,更是一种心灵鸿沟。令人颤栗的是作品一路展览到世界各地去了,现又从国外展回到内地,这条旅游路线更让国人蒙羞;相片中的阴影笼罩心头,让人感到窒息。

其实人人都享有自然恩赐的权利,谁都不该被减损;人人都有享受阳关普照的关怀,谁都不该被强占;人人都有仰望蓝天的自由,谁都不该被剥夺。可是,就有人被剥夺了本该得到与生俱来的权利。记忆最深的是前几年央视春晚中的一首朗诵诗,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朗诵的《我是谁》:“他们的爸爸妈妈送他们上学,不是开着本田,就是开着捷达。我们的爸爸妈妈送我们上学,一路都不说话,埋头蹬着板车,裤腿沾满泥巴;我们的校园很小,放不下一个鞍马;我们的教室很暗,灯光只有几瓦……”这是同处在一个城市中的不同待遇,听者为之动容,天地为之久低昂。

摄影记录时代,但愿我们自己国家的金镜头摄影大赛也能展出此类作品,并早早引起人们的关注以解决难题,岂不比抢先在世界面前展示为好?在这些影像面前,先别说责任担当,也别说良知唤醒,我们只谈影像记录,用陈述的语气,诉说这个世纪依然存在和无法避免的苦难……避不开的是,画面中老人的眼睛一直在盯着我们,欲言又止!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