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特权从娃娃抓起”让人忧
www.fjnet.cn?2009-10-28 09:56? 李振忠?来源:荆楚网    我来说两句

10月27日《羊城晚报》报道:每名幼儿去年平均获补贴两万元,系统内工作人员子女享有入托优先权和高福利。广州市财政局近日公开2009年114个市本级职能部门花钱的“账本”,此做法得到社会肯定。在仔细查阅该“账本”后,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的有心人士联系本报表示:“为上千万广州人服务的公交系统,一年得到的财政补贴资金才7000万元,可9间政府机关幼儿园一年获得的财政补贴资金就有6000万元!”

据本报记者从这些幼儿园网站了解到的情况统计,这9间幼儿园所招收的幼儿人数合计约3000名左右。而公交系统受益的人数是以千万计算。千万人补贴7000万元,一人获得7元,而一名政府机关幼儿园的小朋友却要获得2万元,何谓天壤之别?这就是天壤之别。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让孩子穿得好一点吃的好一点,谁也没有意见,但只给一部分孩子吃好一点喝好一点住好一点教育好一点,那就有问题。同在蓝天下,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政府机关人员是谁?是干部,是公务员,他们开着公车拿着国家俸禄,闲着没事的时候再去公款游澳洲,游拉斯维加斯,然后象周久耕一样抽着招待烟,晚上还有“革命的小酒”一醉方休,甚至还有定点的休闲娱乐场所供其休养生息。手里有的是钱,起码比普通人的俸禄要高,按说自己的孩子就不要享受特权了吧?否,特权这玩意儿,要的就是“保鲜”,有权不使,过期作废,能捞点就捞点,能吃点就吃点,能贪点就贪点,因此才有了对自己的子女行使特权的怪胎。

安徽某地的机关车辆纷纷送孩子考公务员,是一种特权的延伸。这样的公务员就别考了,因为老爸老妈的能量在,子女考公务员必然有特权在作祟。对比于给自己的幼儿或者“关系”的幼儿以特权待遇,“老子英雄儿好汉”就有了出处,特权从娃娃抓起,特权从娃娃享受起,也就有了对应。

人说“富不过三代”,是因为有败家子在,但特权会不会过三代呢?绝对能。不仅能过三代,甚至可以一直享受下去,如同封建时代的世袭制,是可以传之万代的。

老百姓的孩子入托,花的是自家钱,老师只管饭不管教育,也就是通常说的“看孩子”而已。而领导的子女入托,则完全是另一种待遇,他们有素质高的老师,有先进的教学设施,有科学的管理方式。这样的孩子入托方式,完全可以让孩子提前数年获得必要的学前知识,甚至比其他百姓子女提前数年“起跑”,将来入学后的悬殊也就从现在打下了基础,这当然是特权的好处。而假如将这种每个幼儿2万元的财政补贴补贴给老百姓的孩子,政府的当事机关还不得心痛死?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