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最大的官场何尝不在高校
www.fjnet.cn?2009-10-28 07:57? 张贵峰?来源:西安晚报    我来说两句

王成喜 作

纪校长想要说明的显然并不是官场的知识化、学术化,而是学术的日益权力化——行政权力越来越强势地侵入、渗透到高校中,左右着教育学术。

其实,既然学术权力化之下的“最大博士群体在官场”能够成立,事实上也就同时证明了时下中国高校本身的早已官场化,甚至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高校也是最大的官场!谓予不信,不妨看看以下对比数据:目前我国有副省级城市15个,但副省级的大学却有31所;全国地厅级城市不到300个,但厅级的大学却高达1000多所。这正如人们在形容高校官场“盛况”时经常说的:“厅级干部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试想一下,我国各行各业,除了高等教育、大学之外,还有哪个行业部门,能拥有如此密集的官员特别是高行政级别的官员,并组成蔚为壮观的“官场”?

以最近“出事”、曝出重磅高校腐败案的百年学府武汉大学为例,据媒体报道,“武大一次召开副处级以上干部会议,可容纳700多人的逸夫楼礼堂居然都坐不下”。而作为此次武大腐败案主角之一的陈昭方,虽然“一天没教过书”,但却并不妨碍他不仅贵为正厅级副校长,而且拥有“博导”头衔。(《中国经营报》10.19)

既然“一天没教过书”也可以在大学任“博导”,那么没有真实学术能力和水平的官员凭借手中权力轻松博士化,并形成“最大的博士群”,当然并不奇怪——乃至完全就是一种必然,实乃一枚硬币的两面。

所以,要想为官场褪去华而不实的博士泡沫,必须与学术、高等教育本身的去权力化、摆脱行政附庸地位同时进行,同步切割,否则,在最大官场的高校奢谈“落实民主办学、教授治校”,势必只能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空想——如果博导、教授本身就是陈昭方这样“一天没教过书”的官僚,即便“教授治校”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