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遭遇骗婚,不能都怪“越南新娘”
www.fjnet.cn?2009-10-09 09:20? 叶传龙?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今年8月以来,与湖北省大悟县、红安县相邻的大别山区,9名单身汉先后“娶”到几名自称越南人的女子。不料,10月6日这天,9女子集体失踪,每人卷走了2万至3万元的彩礼钱。(10月8日《楚天都市报》)

资料图片:台湾的越南新娘广告(20万台币约合4.17万人民币)。

9名“越南新娘”集体出走,让大别山区9名单身汉集体被骗,而他们的遭遇并非特例,在全国许多农村和贫困山区,类似的骗婚闹剧也在不断上演。

一场婚变,让当事者人财两空;看着手机里女子的照片,还称是自己“媳妇”;遭遇了婚骗,使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大别山区9名单身汉的遭遇,不免让人同情,而这种买卖婚姻的行为,也给正常的家庭婚姻关系及社会经济关系带来了严重危害。

“越南新娘”之所以能骗婚得逞,主要是经过了精心的组织和策划,对这种借婚姻实施诈骗的犯罪,相信司法机关会予以侦查严惩,而那些大龄单身汉的法律意识不强、警惕性不高,当地有关部门对单身汉失配现象重视不够、管理不力,不同样需要警醒和反思吗?

由于那些大龄单身汉大都地处农村和偏远的贫困山区,相对封闭落后,加之思想保守,法律知识欠缺,当娶媳妇变得越来越困难时,受养老之忧和传宗接代思想影响,只得通过中间人的“拉女配”买来媳妇,结果违了法犯了罪,自己还浑然不觉,娶到一个漂亮、能干、贤惠的媳妇,不知道是陷阱,却误以为是馅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杜绝买卖婚姻,扼制婚姻诈骗,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必须群防群治,标本兼治,最根本的办法在于消灭贫困,而在目前情境下,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和山区的文化扶贫,对农民多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律宣传,关心大龄男女的婚配问题。其实,骗婚者的技俩和招数并不高明,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有时候一个电话,就可以查清楚对方身份,即使是跨国女子,也可以向国家有关出入境组织核实,可是由于一些单身汉娶媳妇心切,并不到民政部门登记,被骗之后,又往往自认倒霉,于是给婚骗者以可乘之机,给案件侦破带来难度。如果司法部门能多一些法律宣传,让他们稍有一点法律常识,妇联组织多为单身汉牵线搭桥,为他们解决“成家之忧”,民政部门多加强婚姻登记管理,从“源头”上把关,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