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小学生打黑”并非佳话而是丑闻
www.fjnet.cn?2009-09-25 09:39? 王琳?来源:中国江苏网    我来说两句

  有记者近日从山西朔州市公安局获悉,朔州市一名小学生给市委书记写信,诉说自己家人常遭到一帮人无故迫害的事件,引起市委书记高度重视。日前,朔州市公安局将这个恶势力犯罪团伙打掉。(《三晋都市报》9月24日)

  在法治不彰的古代社会,这或许会成为一段佳话。故事凸显的是官员的体察入微,以及娃娃也打黑的非同寻常。而在“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国家方略15年后,这样的新闻读来却倍感辛酸。其一,它表明“清官”在当代中国社会仍有重要的价值;假设这位小学生的信,寄给的是一位贪官或昏官,那么石沉大海将会是他能期待的最好命运。其二,它表明要维护正当的权益就得借助于非正常的维权方式。小学生给市委书记写信,在“非常规化”上,与爬塔吊、玩自残相比,并无二样。网络中,有更多这样的“非常规化”维权,在网络举报日益“常规化”后,举报人只好变成“标题党”,试图通过一个个骇人听闻、百年未遇的标题来吸引眼球,进而才有获得关注的可能。

  我还没见过这封朔州小学生写给市委书记的信,这封信是否出自大人们的代笔也未为可知。但根据报道,正是这封小学生的信引起了市委书记的“高度重视”,一个恶势力犯罪团伙因此倒下。在此之前,这个团伙“一直盘踞在朔州市神头电厂生活区,以开洗头房为名,拉拢闲散人员,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书记“高度重视”之后,朔州市公安局将该团伙主要成员栾某某、朱某某等3人抓获,破获刑事案件8起,其中故意伤害案件4起、聚众斗殴案件1起、寻衅滋事案件3起。

  想想看,这是多么可怕的一组数据,如果没有这封小学生的信,如果没有书记的“高度重视”,这个团伙还在逍遥法外,这8起刑事案件将成为“犯罪黑数”。当地治安的真实状况,以及当地公安部门对治安问题的麻木与失职,可窥一斑。一个恶势力犯罪团伙在一地逍遥三年多时间,难道没有群众反映,没有受害人举报?就算是群众迫于黑恶势力而失声,作为公安部门基层触角的派出所难道也一无所知?

  必须承认,小学生给市委书记写信并因此而打掉了一个黑恶势力团伙,这绝非维权的常态,更不可期待。公安部门之所以有雷霆行动,且成效显著,并不是因为小学生的这封来信,而是因为市委书记的“高度重视”。而法治所要求的,却是公安部门对每一件来信来访的“高度重视”。常规的维权管道不通,才有种种非常规的维权行为。若是这封小学生写给市委书记的来信还能得到鼓励和认可,明天就会有六岁幼儿给省委书记写信——只要能吸引眼球并能最终解决问题,走投无路的举报者会什么都愿意去尝试的。聪明的市委书记除了像“高度重视”这封小学生的来信一样,也得“高度重视”其他公民的来信。更重要的是,书记理应看到当地民众常规化维权管道的堵塞——相比起个案的解决,确保公民救济制度的常规化运转,对于民生而言更具实质意义。(王琳)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