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景区涨价,游客何不用脚投票
www.fjnet.cn?2009-09-24 09:29? ?来源:沈阳晚报    我来说两句

游客在张家界武陵源景区游览  资料图片

    相关评论:景点门票涨价听证代表不能光是本地人

  新闻背景:临近十一黄金周,全国多个热门景点门票涨价,最高达70%。如云南石林由140元涨到200元,安徽天柱山拟从120元涨至150元。这是今年以来国内景区首次大规模提价,也是发改委去年发布“限涨令”到期后的又一轮涨价风潮。 (据9月23日新华社电)

  嘘!严肃点,人家打劫呢。

  有人民币就有动力。近年来,国内不少旅游景点的票价如脱缰之马,撒着欢儿地往上蹿。一张票动辄一二百元,一家三口愉悦一下眼睛,半个月的工资就没了。到了黄金周,景区更是磨刀霍霍,大有此时不宰、过期作废的架势。

  今年更是机会空前。两个黄金周缩减成一个,前一个轮空,攒下的力气都留到后一个。反正自然景观是垄断的,你不可能再造一个石林,也不可能堆起一座天柱山,你想看,只能来我这儿。再说,一年就这么一个适合出游的7天大假,你不来有的是人来。

  正是这样的心理泛滥,十一黄金周才现出你方涨罢我登场的闹景。而且,涨的恐怕不光是门票,吃的、住的、卖的、玩的,都要轮涨一遍。什么民意民利、社会舆论,在“市场大潮”面前显得软弱无力。

  不过,只笑7天不算笑,钱不是一天挣的,账也不是一天算的。我们不否认,这个十一黄金周,云南石林、安徽天柱山会赚得盆满钵满,数钱数到手抽筋,可他们别忘了,这是以丧失景区信誉和形象为代价换来的。在门票上获得的溢价,能否补足后者的损失,长远来看尚未可知。

  让我们的目光从50米处移开,向远看500米。有专家估算,旅游消费之中,门票消费仅占小头。譬如,一个游客花20元买门票,但他的玩乐、吃住、购物、交通等消费,可以达到80元。而门票价格的高低,对游客数量有决定性影响。你把门票涨10元,但很可能失去了N个80元,结果是得不偿失。

  这已经有了前车之鉴。

  坏的例子是周庄,它因为余秋雨的散文名闻天下,成为知名的旅游景点。可是,周庄头脑发热了,2005年大幅上涨门票,触怒了全国的旅行社。其后,各地的华东游路线中“周庄”两个字逐渐淡出,而其他几个江南古镇则“乘虚而入”。结果是打伤了自己,成全了别人。

  好的例子是西湖。自从杭州2004年推出“免费西湖”以来 虽然每年损失2600万元的门票收入,但西湖周边的餐饮、零售、旅馆等行业可多收入上亿元。同时收获的,还有良好的城市形象。

  说归说,做归做。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石林、天柱山要学周庄,只能由它去了。其他想步其后尘的,也悉听尊便。不过,脚是长在游客腿上的,你有涨价的权力,游客也有不去的自由。别以为自己的景观是独一份,或者是投钱修了一下园子,游客就会乖乖接受“驴打滚”的门票。即便还是要去,游客也可以选择少去,看上一次到此为止。到时候,如果景区缺失了人气,任你是再好的景色和物件,也只能在那里孤芳自赏、自怨自艾罢了。 (张勇)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