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叶青林 > 正文
雷人标语挑战道德更挑战政府决心
www.fjnet.cn?2009-09-21 11:10?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在全国一片怒讨醉驾和酒后驾驶声浪之时,有些商家却另辟蹊径将趁此机会大力推销“警察都查不出的啤酒”。昨日,市民周先生向本报反映,南湖一家酒店门前挂出“劲爆推出,连交警都检测不出来的啤酒”这样一条雷人标语,在他看来,这有鼓励酒后驾驶之嫌。(9月20日《长江商报》)酒后驾驶大案迭出,害人害己,舆论早已将酒后驾驶和醉驾者推上了风口浪尖,各地交警也是频频出击,以实际行动严厉打击酒后驾驶。然而不甘寂寞的商家却于此时推出“交警都检测不出的啤酒”,如此促销举措有多少效果我们尚且不得而知,但商家此举将陷自己于不义且有挑战整个社会道德、公德之嫌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的商人自古讲究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讲究的不仅仅是合法渠道之道更是伦理道德之道,也就是说商人经商获利天经地义但同时要以不损害社会道德、社会利益为前提。西方经济学的看法则是只要是在不损害他人利益情况下谋取利益最大化都是合乎规范的。但真正踏入市场经济不久的中国现代商人们似乎不仅丢掉了先人们经营之遗训也没有学到西方现代商人致富的理念,反而变得为求区区之利置社会道德规范于不顾。这既是中国现代商人群体的悲哀,同时也是我们这个社会道德沦丧的悲哀。

  但于此事之中我们看到的是,雷人的促销标语挑战的不仅仅是社会道德,更是政府打击酒后驾驶的坚强决心。

  存在必然合理,资本的逐利性告诉我们,商家宣传的名目张胆和大张旗鼓必然有其缘由,商品的推出也自然有其市场,也就是说商家推出“交警检测不出的啤酒”必然有其消费群体,这些消费群体自然是对酒后驾驶心存侥幸或者不屑一顾之人,消费群体的存在才是商家敢打出雷人促销标语的动力之根源。而商家自信消费群体的存在,也就是对国家打击醉驾决心的质疑与挑战。

  在全国高喊打击醉驾之时,在醉驾惨案还历历在目的时候仍然有那么多人置个人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于不顾,在对待醉驾和酒后驾驶上依然我行我素,这恐怕不是我们仅仅能用教育不力或道德滑坡之类的理由能够敷衍的,其中的重要缘由还有酒后驾驶和醉驾者对政府此次打击酒后驾驶和醉驾决心和力度的质疑。同时,商家也和这些“交警也检测不出的啤酒”的消费者一样,他们低估了政府的决心,以为这又会是一项“雷声大,雨点小”的举措,却不知全民的参与和监督已经让醉驾者无处遁形。

  因此,对酒后驾驶和醉驾惩罚的心存侥幸和不屑一顾造就了“交警检测不出的啤酒”的消费群体,心存侥幸和不屑一顾的消费群体则直接造就了敢于打出雷人促销标语挑战政府打击醉驾和酒后驾驶决心的商家。(叶青林)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