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翻拍名著不要丧失一些起码常识
www.fjnet.cn?2009-09-19 11:16? ?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四大名著翻拍热潮席卷而来,虽然翻拍者踌躇满志,豪言壮语不断,自认一定能够超越旧版,但在人物造型、剧情和花絮公布之后,却被认为“雷声滚滚”。新版《水浒》故事情节改动很大,总体要求英雄不得有缺点,女的都要变美人,一些诸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之类的经典情节将被改掉。新版《西游记》的剧照显示唐僧造型整体为棕色,一袭长长、厚厚的棕色麻布长衫,头上还戴着电影中侠客们常常戴的斗笠;孙悟空造型总体稍嫌平淡苍白;猪八戒的脑袋几乎就跟真的猪头一样,而且猪八戒的大肚子还能随着动作像真的肚子一样晃动。(9月18日《广州日报》)

  翻拍四大名著的新闻也不是热闹了一天两天了,媒体的娱乐版不知做过多少跟踪报道,这一进程始终在公众的视野之内。等到公众翘首以待的新版剧作有了眉目之后,他们却大呼“雷人”,与期待中的影视形象背道而驰。

  旧版的电视剧《水浒》、《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无疑最接近原著,在影视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在观众心底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它们如同原著是文学上的经典一样,成为影视界的经典之作。应该说,翻拍四大名著想超越前人十分困难,如果雕琢不到位,新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就难以有实力与旧版争夺公众的眼球。

  以超越前人的心态翻拍名著,这本是对影视事业功德无量的好事。但“超越”不是追求诡异,不是制造噱头,而是要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剧本和人物造型上精益求精,并且要符合原著精神,遵守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规律。

  在张纪中导演筹拍的《西游记》中,唐僧不再是头戴毗卢帽、身披袈裟的和尚,而成了一个头顶斗笠、身穿麻布长衫的侠客,这真是与原著中的唐僧形象谬以千里。不知张导演给这样一个唐僧安排了什么故事,他是在悟空的护卫下一路西行,还是仗剑自卫(如果导演再给唐僧一把佩剑的话)?女儿国的国王还爱不爱他?此外,在新《水浒》中,剧本也删除了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宋江怒杀阎婆惜及扈三娘被逼嫁王英等读者早已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极大地更改了原著的风貌。新版如此不忠于原著,还谈何翻拍?那直接就是另一部电视剧,不必再打着翻拍名著的名义,干脆叫另一个名字才对啊。

  从艺术创作上讲,新版《水浒》要求英雄不得有缺点、女人都要漂亮,这一点完全违背原著精神,违反创作规律。施耐庵所作《水浒传》里的人物大多性格丰富,既有侠肝义胆令人敬重的一面,也有嗜血好斗令人发指的一面,这样的性格在读者看来栩栩如生。相反,没有缺点的英雄,一味的天下为公、替天行道,却难免让人感到“高大全”的虚假,不仅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反而可能激起观众的强烈反感。公众已经在新闻作品、艺术作品中见识过太多的“高大全”角色,他们往往对此敬而远之。

  在翻拍名著过程中打出的种种“雷声”,并不是公众吹毛求疵使然,而是制作者想象力的空乏。虽然高叫着能够超越旧版,却压根没做多少“能够超越”的工夫。不能打开想象的翅膀,又扬言要“超越”前人,还想吸引公众的视线,那就只好出招奇特,不再把原著和创作规律放在眼里,胡删乱改,以“雷”取胜。到末了,公众很可能只是一片嘘声,谁也没有记住翻拍剧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张永炳)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