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想起了雕塑大师张充仁
www.fjnet.cn?2009-09-13 09:07?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

  最近,在上海新虹桥中心花园的“上海艺博苑”雕塑主题园内,首批入驻了西班牙魔幻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4件代表作及法国雕塑协会主席苏泰的《仕女系列》等雕塑作品。引进外国雕塑大师的精品力作无疑是件好事,不仅为新虹桥绿地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氛围,也为我们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注入了鲜活的审美元素,陶冶性情,美化环境。

  由此,笔者也想起了我国雕塑界的一代大师张充仁先生。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张充仁即跻身于世界一流艺术家的行列。当时在比利时雄伟气派的布鲁塞尔百年宫顶,共有4个人体雕塑,均出自大家之手,其中之一就是出自张充仁之手。在法国巴黎国家艺术收藏馆中,陈列着三位大师的手模,一位是法兰西的罗丹,一位是西班牙的毕加索,还有一位即是中国的张充仁。一个艺术大师的作品与成就,不仅是个人的,而且也是民族的、国家的、世界的。然而在今日之上海,又有多少人知道张充仁及其创造的辉煌。80后、90后等年轻人,大多对张充仁这位老前辈是陌生的。这不能责怪年轻人,我们在推崇民族前贤大师和弘扬地域人文成就上,是有所欠缺的。当我们在大力引进外国艺术大师的作品时,当我们的媒体在慷慨宣传外来名家时,可否眼睛向内关注一下我们自己拥有的艺术大师,让我们的80后、90后的年轻人也能了解并欣赏本国本民族艺术大师创作的精品,了解并体验他们创造的辉煌。这不仅是一种宝贵而温馨的民族人文精神的弘扬,也是一种可贵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的传承。

  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振兴繁荣民族文化艺术的当下,我们需要开阔的胸襟,善于向国外学习和借鉴,但也应立足自身,珍视本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前贤大师,呵护我们艺苑中曾经拥有的传世经典、名家精品。然而,坦率地说,在急功近利的媚俗心理驱使下,或是在炫动浮躁的炒作效应作用下,时常会出现 “外来和尚好念经”的现象,从而冷落或遗忘了我们的前贤大师。有鉴于此,新虹桥中心花园内的雕塑主题园,可否也能考虑展出一些张充仁的作品?张充仁的作品除了思想性鲜明的一部分外,还有颇为抒情而浪漫的《清溪》、《恋爱与责任》、《玉树临风》、《田歌》等,这些作品使当代的年轻人能领略张充仁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追求和典雅的风格。张充仁对上海有着深深的乡梓情结。但在偌大的上海,仅陈列着一尊张充仁的雕塑作品,即淮海西路街心花园中的聂耳《起来》像。这是令人遗憾的。

  如今,在隆重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之际,张充仁的一些富有时代精神和红色经典意义的作品,如《解放》、《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游击英雄孙玉敏》、《周恩来》、《邓小平》等应当亮相展示给公众。而我国其他一些著名的雕塑家如刘开渠、萧传玖、傅天仇、曲乃述等人的作品,也应当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展览陈列,使东西方的雕塑家作品能互相交融、相映成辉,从而不至于疏远或是淡忘我们那些不该遗忘的前贤大师。当一个民族既不妄自菲薄,又不盲目崇外的时候,才代表这个民族心理上的成熟和思想上的强健。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上海在艺术人文方面,应当展示其应有的文化品位与精神境界。(王琪森)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