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从月饼到螃蟹,有多少天价可以重来
www.fjnet.cn?2009-09-04 08:33?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南京高淳出现售价高达99990元名为“黄金龙凤蟹”的两只装螃蟹礼盒,规格为公蟹300克、母蟹200克,其外包装为纯金盒子,赠品为纯银的蟹八件。有人指出,由于螃蟹作为农产品并没有在“限制包装”类的商品范围内,因此商家就瞅准了这个空子。(9月3日《东方早报》)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哑然失笑的新闻。早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就曾联合下发公告,明确规定月饼销售不得搭售其他商品,也不得将月饼同其他产品混合包装、销售。时至今日,早成众矢之的的豪华月饼虽然有所收敛,但饱受诟病的过度包装已逐渐蔓延到其他商品,就连一贯横行的螃蟹,也被披金挂银摆上了货架。

  由于顶着一个“疑似受贿工具”的大帽子,“天价月饼”遭受了一轮又一轮口诛笔伐,四部委联合公告的用意也十分明显,矛头直指“天价月饼”的搭售现象。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伴随着“天价月饼”的无奈消退,商家们蜂拥而起另辟蹊径。有的人玩起了“概念游戏”——不是不准月饼盒里装金饰银吗?那好,我就把这些纯金白银做成月饼。还有人不遗余力地拓宽业务范围——禁止过度包装月饼,那我就换成其他商品。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果变相行贿受贿的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何愁找不到可资利用的工具呢?

  当商品与包装二者只能选其一的时候,商家出人意料地留下包装而剔除了商品,这样的行为,与那位买椟还珠的古人何其相似。天价商品之所以被叫停,除了资源上的浪费之外,更深的用意恐怕还是在防范其沦为腐败的道具。这些从一开始就打着“礼品消费”旗号的食品,毫无疑问是“吃者不买,买者不吃”,其最终流向哪里,相信谁都能猜测得出。为什么商家敢顶着四部委联合公告的压力,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他们有信心从这个市场中攫取到利益。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这是铁定的市场规律,岂是一叫就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商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市场判断去设计制造天价商品,这是他们的权利,不该管也很难管。但是,谁在消费这些天价商品,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消费,这些内容却不仅要管,而且要严管。只要管住了人、管住了嘴、管住了手,不该要的人不要、不该张的嘴不张、不该伸的手不伸,无论天价商品再怎么变换莫测,最终恐怕也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对于那些精明的商家而言,有谁会愿意去“赔钱赚吆喝”呢?(赵志疆)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