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侯文学 > 正文
孝道文化和敬老美德须大力弘扬
www.fjnet.cn?2009-08-31 11:38?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成都市农村两兄弟均在外地打工有收入来源,却拒绝赡养自己的母亲,老母亲每年都要向法院申请执行。8月19日,新津法院执行局对仍然拒绝支付赡养费的两兄弟分别予以司法拘留10日、15日的处罚。(见2009年8月22日《成都商报》)看来,在国家推行普惠式养老保险制度的情况下,公民仍须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

  在我国农村,子女拒绝赡养老人的现象并不鲜见:有的把老人当负担,让老人在这家住几天、到那家住几天,成了居无定所的“游击队员”;有的过分强调自身困难,互相推诿,拒绝为父母提供赡养费;有的自己住在新房或楼房里,让老人住到简陋破屋甚至猪圈里……可见,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在农村一些年轻人中已经越来越淡薄了。

  8月29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社会福利论坛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民政部原副部长李宝库认为,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制度,弘扬中华民族的孝道应该成为重要的道德保障。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只有大约1%的老人选择在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其他99%的人选择居家养老。但是,社会中孝道缺失现象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老人获得必要的福利。有研究表明,超过50%的子女对老人的态度是麻木的,“中国农村老人的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倍到五倍”。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从客观上分析,既有自20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历次反封建运动和政治运动对孝道的冲击,也有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日益盛行的重利轻义的社会风气,还有近些年来对西方亲情关系淡漠的盲目“接轨”。从主观上看,有些是因为自身无收入或收入太少,确实无力赡养,有些则纯属孝道缺失,拒绝赡养老人。

  目前,我国已经跨入老龄社会,60岁以上老人有1.4亿人,约占社会总人口的11%。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不仅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事关社会稳定。当然,这主要应靠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但子女孝敬和赡养老人同样不可或缺,这不仅因为可以提高老人的幸福指数,而且还因为老人也需要精神赡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孝道文化和敬老的传统美德无疑需要进一步弘扬。(侯文学)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