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制止”早恋,没法操作
www.fjnet.cn?2009-08-23 08:44? ?来源:钱江晚报    我来说两句

资料图片

  相传唐尧时代,洪水泛滥,先派大禹的父亲鲧治水,鲧采取修堰治坝的方法,不断堵围,结果堤溃坝毁,造成更大灾难。而大禹吸取教训,先四处跋涉,摸清黄河变化习性,然后疏通河道,成功地治理了洪水。

  重温这传说,是由一个地方条例引起的。据黑龙江新闻网报道,20日下午,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黑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条例》中将早恋行为列为家庭保护内容,规定父母或者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早恋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制止和矫正。

  有律师表示,“制止”在法律含义上可以看作是“禁止”,也就意味着父母或监护人应该不允许子女发生早恋。哪怕“早恋”真的是“洪水”,这也是典型的大禹父亲的“堵”的笨办法。

  不可否认,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早熟,“早恋”有普遍化、低龄化趋势,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学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确实是一个必须正视的社会问题。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却并不是挥起地方法规的大棒就能够奏效的。强行“制止”的结果很可能与条例制定者的初衷恰恰相反。

  试问,如果家长对早恋的孩子已经“批评”、“教育”过了,但孩子的行为仍未能“矫正”,那么,家长还有什么高招能够“制止”早恋呢?从技术上说,“制止”如何实施呢?关起来?跟踪盯梢?强行检查孩子的所有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

  该《条例》第十四条又明确规定,父母或者监护人不得对其孩子进行打骂、体罚和虐待,这个条例太像“二十二条军规”了。

  封建社会,家长“棒打鸳鸯”,拆散恋人的成功率很高,《红楼梦》第33回就是“不肖种种大受笞挞”。那时的家长制威力强大,但还是有人发出“花花草草随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的反抗声。如今的孩子都有民主意识,再加上谈恋爱“阻力越大,反抗也越强”的规律,如果家长强行“制止”,效果可以想见。再说,“早”也许还能界定,“恋”却很难明确到了哪一层次。男生女生在一块儿,未必都是“恋”,家长一“制止”,不“恋”的也让你搅和得“恋”起来了,出了事找你“条例”是问?

  异性相吸,是人的天性,只有在尊重它的前提下,善加疏导,才能让孩子自己作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选择。充满暴力色彩的“制止”,只能事与愿违。很怀疑制订这个“条例”时有没有征求过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家的意见,要么是错找了冒牌专家?(洪信良)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