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鲁迅故居该拆还得拆
www.fjnet.cn?2009-08-21 09:25?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北京西城区八道湾胡同11号 即将被拆除的鲁迅故居(欧阳晓菲摄)  

  随着北京35中新址地块拆迁工作的启动,一座众所周知诞生了《阿Q正传》、承载过周氏兄弟恩怨的四合院——八道湾胡同11号,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8月20日《中国青年报》)

  前不久,关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拆建曾引发坊间热论,面对一致反对呼声,政府最终选择了妥协。7月28日,北京市文物局发出通知表示,位于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将被保留,而清华大学内梁思成的另一处故居也将得到保护,此事才最终告一段落。如今,鲁迅故居也正面临着同样的命运,究竟是建设城市重要,还是保护故居重要,这个问题再次被抬上桌面。

  中国名人千千万万,在北京曾经居住和生活的名人也是不计其数,有些名人甚至变换过几个住所,鲁迅便是其中之一。据称,在此次即将拆除的故居里,鲁迅先生生活的时间不到四年。如果名人的故居都要保留,而且只要是名人居住过的房子就要保留,有朝一日,北京城岂不是会变成“名人故居城”?这样的做法对当下发展究竟利弊各几分?这样的问题值得考量。

  诚然,北京四合院曾经是老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名人故居基本上都是四合院式的房子,确实有些保留价值。但是,如果这个也要保留,那个也要保护。名人居住过的要保护,名人没居住过的也要保护,那么,新城建设如何能展开。

  名人居住过的房子只代表他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与文化其实并不相关。如果真想继承其文化,不如多在其作品和研究上下点功夫,多出几个鲁迅级别的大作家。

  

  北京西城区八道湾胡同11号 鲁迅故居正门(来源:新华日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进程加快,旧城逐渐消失,这其实也属正常现象。公众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面对旧城的不断拆迁,要理性看待,没有必要上纲上线,甚至动不动就扯上文化。

  当然,笔者并非认为名人故居不应该被保留,保护历史文物的想法无可非议。只是,对于北京这样一座迅速发展的大都市,在决定保留一座故居之前,最好先对其真实文物价值进行客观的考量与鉴定: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值得保护的故居,定要下大力气保护好;而那些曾经只是名人“歇脚”之地、不具有代表性的故居,也应当机立断,该拆则拆。(陶功财)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