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侯文学 > 正文
小学生为何能够成“包公”?
www.fjnet.cn?2009-07-31 08:04?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7月26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在全区公检法系统265名干警竞职笔试中,聘请18名少先队员担当“监考官”,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监考的小学生们当场抓住25名作弊考生。此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动。(见2009年7月30日四川在线)孩子们“铁面无私”的行为,颇值得我们深思。

  较之大人,小学生为什么会“秉公执法”呢?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大人有私心,存在着怕得罪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正如武威市一位参与过多次监考的干部高先生说的:“成人监考官要发现考生作弊非常容易,但常常会有更多的顾虑:管得太松就是失职,管得太严又怕‘引火烧身’,往往会形成监考的‘中庸之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学生则不然,他们心地纯洁,有是非感,一心想按老师要求办。凉州区和平街小学曾参与监考的小学生薇薇(化名)就说:“自己当初并没有多想,只想认真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按照会上的要求去做,做一名诚实的孩子。”

  少先队员“监考官”的行为,对我们改进干部作风至少应当有三点启发:第一,要打牢立党为公的思想根基。包括监考在内,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出以公心,力戒私心杂念。只有这样,才能秉公办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也是做人的立身之本和对干部的基本要求。第二,要强化干部的执行力。对于法律、政策、规章和上级要求,一定要“有令即行,有禁即止”,既不能阳奉阴违,也不能打折扣。这当然不仅仅限于监考,也应包括完成工作任务、落实政策法规、遵守廉政规定等各个方面。第三,要培养干部诚实守信的品格。少先队员们要做一名“诚实的孩子”,干部就须做一名“诚实的干部”。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名“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也才能重塑党员干部形象。

  继杭州聘请网友当“监考官”之后,武威市凉州区聘请少先队员当“监考官”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但这决不会也不可能成为常态。需要的是,我们应当从中受到教益,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侯文学)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