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靖普 > 正文
拜托,谁都别再对城管说三道四了
www.fjnet.cn?2009-05-11 07:51?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老实说,前一阵子关于城管有很多话要说,也有很多人有话要说。不过,现在想请大家还是不说为妙,因为话多无益。怎么了?看看最近有关报道就该明白一二。

  有消息说,某著名经济学家某日应邀参加了广州某个研讨会,其中提到,城市管理者对于小商贩不妨多些宽容,因为过于严厉的管理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云云。说这样的话出自经济学家之口,不知道其他小商贩们是如何感恩戴德,作为下岗人员的一分子,咱确实要感慨万千了。

  想当初,同样是经济学家的主意,为了提升竞争力,国企必须改革,改革必然要付出代价。于是乎,一夜之间,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多少国有职工成了下岗再就业人员?其中,年纪轻的无论体力还是智力尚能有所栖身,最可怜的就是咱“40、50人员”。上有老下有小,出远门不方便。就近择业吧,不是专业不对口,就是年龄偏大。怎么办呢?要么吃那原本并不厚实的老本,要么干个小生意,摆个地摊什么的。总之为了生活,必须改变自己。可是,那小生意也未必能好好做下去。因为,有人说了,占道经营妨碍交通是其一,破坏市容环境卫生是其二,第三还有偷逃税款以及不公平竞争等等几项“恶名”。于是,要么收摊,要么就只能和那城管玩捉迷藏的游戏。只是,这样的游戏玩得多了或者玩过火了,“连累”到城管整天跟着咱的屁股转不说,而且不时会惹得五大三粗的爷们“出手”。咱是赚了些许同情,他们呢?臭名也得了不少。

  不知道此番经济学家的“关爱”是不是出于“路见不平”,或者忽然将心比心的缘故?总之,让咱感觉上有丝丝被“温暖”的感觉。要知道,当初包括经济学家在内,并未有哪个人预告过还有城管会挡在前面,只是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假若当时有人提前说明,那些人会仗着身高腿长追得大伙撒丫子四处逃窜,相信绝大多数人会变了初衷的。唉,事已至此,也只能与那城管你进我退了。不然怎地?人总要吃饭的嘛。好在,如今经济学家已经开始为大家“说话”了,咱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就等那好日子吧。

  照着经济学家的意思,假若城管真的能分清皂白青红,能稍发一丝宽容善念,多体恤咱下岗无业人等的生存艰辛,大家的生活起码能有保证的可能。所谓的占道问题,给咱指定一处能避开车辆行人就是了;所谓的卫生问题,咱自觉打扫不就得了,再不然,交卫生费请专人处理总可以吧。至于偷逃税款问题,其实咱也想正大光明地交纳,问题是还没整明白此地税务部门的门在哪,就被赶到了另处。现在好了,只要城管不再凶神恶煞,咱有的是爱国心。能多挣钱了,日子过好了,谁不顾面子?

  不过,这年头,越是专家的话,越要让事实检验。譬如这回,听起来是有道理,但施行起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经济学家会不会仍是在“逗你玩”?起码有一些地方,咱还是顾虑重重的。想想看,若真到了那时,咱和城管相安无事,都自觉轻松了是不假,可是城管队伍还需要那么多的强人吗?是不是也该分流了?若是不能再对咱们动手动脚了,不能见人就打,见桌就揣了,那些爷们的拳脚发痒了,岂不又是社会安定的隐患?

  是不是咱想的多了?不是。事实上,已经有来自城管队伍的“同志”也表达了同样的疑虑,只不过,那话说的比经济学家更直白,那思想境界比咱更高深更长远。这不,据珠江晚报消息,当地某城管支队支队长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有人建议城管对小贩宽容一点,我看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第二句是“广州如果不设防,傻瓜都会来广州”。

  听见了吧,是不是有关城管的话谁说也是白说,白说还不如不说?连经济学家都站着说话不腰疼,何况咱贩夫走卒?才不管你曾经是产业工人如今为了生存,你若是摆摊设点到了广州,就把你不当好人看。咋了,不服?不信就来试试。按队长的话顺下去,广州的城管防的就是不在家乡等着政府救济却四处流窜的人。不对,防的是“傻瓜”。要流窜最好到别处去,干嘛非得来广州?是想破坏广州文明城市的形象,还是想图谋搞跨沿海开放模范城市的经济?难不成就是来故意和广州城管较劲的?只知道武松的拳头厉害,却晓得行者的刀法也是一流?

  唉!依咱看,这回经济学家似乎又没帮上什么“好”忙。非但如此,咱还真为广州的“同行们”的“前途”捏了一把汗。好在咱不去广州,暂时还不用担心变成“傻瓜”。不过,从长远计,还须眼睛放亮,小心生活了。当然最重要的是,从此最好谁也不要再对城管说三道四了,无论你是普通人等,还是经济学家。在下拜托了!(靖普)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