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调侃白求恩“精神病”无知
www.fjnet.cn?2009-05-09 10:17? ?来源:大河网    我来说两句

资料图片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这是毛主席称颂白求恩的经典佳话,白求恩救死扶伤的精神至今仍像是一座丰碑,让人敬仰。而如今,调侃之风盛行,竟然也吹到这位妙手仁心的好医生身上,毛主席的原话竟被“改写”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病?” ,并在MSN等聊天工具上作为调侃广为传播。(4月26日 东方网)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评价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称赞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无疑,白求恩同志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用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镌刻的历史丰碑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然就是这样一位无私奉献的共产国际主义战士,竟被人调侃为“精神病”。拿高尚、纯洁作为调侃的笑料,这不仅仅是对白求恩精神的亵渎,更暴露出了某些人的无知,甚至近乎可悲。当人是非曲直、善恶不分之时,其也就等同于没有灵魂的躯壳。

  现代社会的多元,为公众的言论自由提供了博大的空间。特别是网络时代,言论自由更是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于是,某些人通过网络搞些所谓“创意”性的东西来吸人眼球,譬如对社会存在的一些陋习、看不过的人与事或数落一番,或“恶搞”,这本身无可厚非,有些针砭时弊的调侃看了还能大快人心,给人以启迪和教益。但是,如果调侃、“恶搞”不分善恶良莠,对于那些本应以严肃态度对待的主流文化也要揶揄嘲弄一番,就让人反感了。

  此前,有人便“恶搞”了经典革命题材片《闪闪的红星》,潘冬子的父亲变成了“地产大鳄”潘石屹,而一心想参加“非常6+1”的潘冬子母亲的梦中情人是主持人李咏。显然,这种恶意讽刺和取笑,背离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完全是打着娱乐的幌子生产出的“文化垃圾”,龌龊得令人呕吐。

  值得担忧的是,面对这种无知的调侃与“恶搞”,有些人竟不以为然,称其“只不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调侃而已”,“很有意思”。视“文化垃圾”为一种精神愉悦,将“精神糟粕”当作生活情趣,它反映出的是时下人们价值观念的浮躁庸俗。而听任这种“文化垃圾”肆意泛滥,它必侵蚀人们健康的思想,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必须予以整治。

  调侃白求恩“精神病”,这不是“很有意思”,而是地地道道的无知。(陆志坚)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