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梁萍 > 正文
下抽烟任务是地方保护主义育出的怪胎
www.fjnet.cn?2009-05-04 09:35?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抽什么烟、抽多少、完不成任务怎么处理……湖北省公安县政府竟出台“红头文件”,对这些问题作“明文规定”。对此,公安县卷烟市场整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陈念祖解释,公安县每年烟草税收流失很大,出台这个指导性意见,意在引导公务人员为地方经济做贡献。(5月3日《楚天都市报》)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不争的结论。而且,尽管有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味道,但是许多烟草制造商还是在烟盒上如此“友情提示”。所以,少抽甚至不抽香烟为好。于是,公民应当“好之为之”。当然,实在不听“忠告”而要抽,这似乎也是一种自由而谁也管不着,只要不影响他人健康,不影响公共卫生,不影响公共安全,而且烟钱应是自己的合法收入等。否则,就是缺德,甚至是因引发安全事故或者因贪污受贿的违法犯罪行为。

  但是,尽管无法以如禁毒一样强制性地对公民实行禁烟。然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却应在戒烟禁烟上作出表率。因为,一来这是个形象问题,二来其可推动戒烟禁烟的活动开展。当然,对此许多地方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他们明令禁止在机关单位吸烟,甚至不准执法单位人员着制服于公众之中吸烟等等。而公安县政府,不但不严以律己,不但不做出表率,反而强制性地以任务方式来“领导”全县上下各级党政机关人员大抽特抽,甚至连学校也不“放”过。这就很荒唐,很令人吃惊了。

  退步而言,即使不奢望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戒烟禁烟活动上有所表率作用,而让其吸烟。但是,其也应当“自然”一些。当然,这种自然如前面对一般公民的要求一样。而且,政府工作人员尤其要自己为自己的抽烟行为,在经济上用自己的合法收入“负责”。于是,只要关起办公室的门,独自身“飘”烟雾中而快活如神仙般地抽,这或许也与他人不相干。当然,只要自己觉得自己还像是个国家工作人员的样子。而公安县各级党政机关人员抽的却是公款烟,因为那些烟是由政府集中采购的。

  同时,我们只听说在工作上会定任务,却没听说过政府对吸烟也有任务,而且这个任务完不成还要受“罚”。事实上,公安县政府就是下达了这个让外人哭笑不得的任务。于是,在任务完不成要受“罚”之“逼迫”下,其会出现的现象就可想而知了。那就是,会吸烟的,就拜托各位兄弟放开嘴巴“多多益善”了,而不会吸烟的,也求求各位为了“团体的荣誉”而做“光荣牺牲”了。其结果是,会吸者“深受其害”,不会吸者“无辜献身”,而且烟民数量是有增无减,使倡议全民戒烟禁烟在政府这边闹出了笑话。

  当然,政府该不该对自己及其下级单位,在抽烟问题做些规定呢?这在某种程度或意义上来说,或许是应该的。但是,这些规定应该是以“限制”为主。比如,为了防止过于的铺张浪费而限制购烟的数量,为了防止购买高价香烟而限制香烟的品牌或价格,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假公济私而限制用烟的场合,等等。因为政府有时也有些必不可少的接待工作而用烟。比如,招商引资等。但是,一切应以尽量节约而越少越好为准,而非如公安县“有事没事”也定的高数量任务一样,并完不成还要受“罚”的错误做法。

  其实,因为吸烟有害健康而应禁烟是众所周知的事,于是烟已陆续在“礼节”中开始淡然退出。所以,即使有如招商引资等的接待工作,而不给客人提供香烟,这也是能让客人理解的,尤其是在以政府名义的接待工作中,客人更能理解。鉴于此,政府的用烟预算为零,其又何妨呢?更何况,该县政府的这一做法的目的还并非是基于接待的考量,而是想以此“拉动内需”来“引导公务人员为地方经济做贡献”。对此,我们又会哑然失笑。

  公款在腾云驾雾中流失,亏了政府而肥了商家,如此谈何“为地方经济做贡献”?完全把“拉动内需”理解偏,理解错,理解得没有实际意义了。说来说去,下抽烟任务,这都是地方保护主义惹的祸!或者,难道这是被烟熏得麻醉的缘故吗? (梁萍)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