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教改切不可急功近利
www.fjnet.cn?2009-04-12 09:08? ?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刚刚公布的医改方案成为最近社会热议的焦点话题,而与医改方案同样备受关注的教改中长期规划纲要也步入初稿起草的收尾阶段。昨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透露,规划纲要广泛征求意见的时机比医改早,制定进度不会慢。部分参与教改规划纲要意见征集的专家透露,规划纲要初稿预计8月份出炉,届时,包括文理分科等社会热点问题将见分晓。(北京晨报4月10日)  

  医改方案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改也列入了新一轮改革的范畴。教育改革在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也正在列入日程后即将浮出水面。医改到底能够取得怎样的效果我们尚在拭目以待,但目前落后的教育体制和医疗体制一样,同样有着很多的积弊,已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教改较医改而言,显得更为迫切,因为其不仅仅是民生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社会的发展更是具有更深远的战略意义。  

  教改方案初稿尚处于讨论和论证阶段,并且也公布了出台的日期,即大概在今年的8月份,但这到底是不是一份科学的教改方案还待出台后加以评判。但是教改虽然紧迫,但是万万不可急功近利,否则,仓促推行的教改方案就会漏洞百出,使得教改出现虎头蛇尾的尴尬局面。  

  新的教改方案的诞生,不能仅仅是靠专家或者政府部门谋划那么简单,应该考虑到方方面面,政府应该有政府的出发点,但是无论怎样,教改最终能否改变现有的教育现状,取得更好的效果,最终受到影响的主体是受教育者——学生,以及接纳教育产品的主题——社会。正因为这样,所以新的教改方案必须综合整个社会的意见尤其是教改受益的主题——学生的意见,多听听他们的呼声,结合国情发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新的教育改革方案,而不能闭门造车,想当然地进行改革。  

  受教育者不是试验品,如果因为要改革而改革、急功近利地推行新的教改方案,没有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进行细致的论文,那么教改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垮掉的一代”的产生,而教改失败也将导致巨大的社会问题的产生。因此,教改交医改而言,应该更为慎重,切不可急功近利,因为这将影响到国家长期的发展规划,教改不但是教育体制改革,更是长期的发展战略。  

  因为时代的发展呼吁教育体制的改革,但是新的教育体制改革却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合理规划、慎重改革,关于教育平等、文理分科等问题,既要对其普遍性进行综合的论证,也要关注到它的特殊性,毕竟教改的范围不可能从城市到农村或者从农村到城市这样的方式铺开,因为事关到教育的公平,其影响范围波及全国各个地区甚至几代人。  

  教改拿出了时间表当然是件好事情,说明相关部门对问题的重视,也让正在处在旧的教育体制积弊下的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但是,改革是大事,更何况教育改革这样影响深远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应该切忌浮躁,更不可冒进。应该扎实推进、做到稳扎稳打、综合细致地进行论证,制定出可以实施长远、利国利民的新的教育体制改革方案出来。(时言平)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