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一条男子用钞票抽不让座女孩的假新闻
www.fjnet.cn?2009-03-31 09:26? ?来源:国际在线    我来说两句

  一条假新闻的出笼流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当下媒体生态的浮躁和某些媒体从业者的不负责任。现在纸媒上有越来越多类似“网友曝”之类的热点新闻,这已经形成了一条假新闻的新生产模式:网帖先造假新闻,纸媒毫不求证地以新闻的方式转载,然后网络再跟进炒作。假新闻来于网络,报于都市纸媒,再热炒于网络。纸媒利用网络的造假力和影响力,网络利用纸媒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你帮我传播,我帮你炒热,某些都市纸媒成了信息链条上一种“把假的洗成真的”的中介。网络与纸媒在共谋中互利共赢,受伤的是媒体的公信力和舆论生态。

  有时评家会诡辩了,新闻虽然是假的,可新闻映射出的社会镜像是真的,社会中确实存在着类似的冲突场景,所以讨论一下这话题也不是全然没有价值——就像前几天北外香水女生事件中有人诡辩一样,事件虽是炒作,可女生帖子中反映的英语教育问题是真的,所以也值得关注。这纯粹是扯淡,建立在假事件上的是非判断,正好像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一样,你怎么能建得起来?

  更有人会激动地反驳,这不算假新闻,2005年江苏某市不是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吗?网帖只不过移转了时空而已。这当然也是新闻外行人的观点,新闻5个W,编一个都不能叫真新闻,何况改了这么多W,还不叫假新闻啊?

  再说了,就是对南京某媒体2005年报道的那则新闻,我也是持怀疑态度的,那可能来自网帖编造。即使有原型,从常识理性判断,很可能是记者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夸大的道德冲突。日常生活中是可能发生这种冲突的,但一定有具体原因。女孩子面对众愤坚持不给70多岁的残疾老人让座,现实中肯定有这种低素质的人。但我想她拒让也许有客观原因,比如自己身体很不舒服,比如本想让但被一些旁观者的恶语刺激出强烈的逆反心态。会不会出现男子用百元钞票抽打不让座者?也会有,不过我想这一定经过了某个争吵的过程,口角升级情绪抬升中才有这番举动。可在记者的叙述中,所有的这些过程和细节都没有了,一番化简和包装后,只剩下了“女孩拒给老人让座遭男乘客用钞票抽脸”的刺激场面。道德冲突被人为夸大了。

  这个场面迎合了许多读者对时代镜像的一种消费需求:道德沦丧,小女生竟在众声谴责下坚持不给残疾老人让座,人心不古啊,道德溃败啊。“一个男人的路见不平”又迎合了国人英雄主义的消费需求:挺身而出用百元大钞狠抽她的耳光。这耳光抽得太爽了,抽得许多读者被这种快感所征服,滋养了许多人内心畸形的道德审美。想起了宋强在《中国不高兴》中对另一个“新闻故事”后传者心态的评述:歹徒强奸女司机,除一书生站出阻止外,满车乘客都不敢声张,遭污辱的女司机后来途中将那书生赶下了车,将车开下了悬崖——这个网友编造的故事也被传为新闻。两个编造或夸大的故事,其实隐含着同样的快感逻辑。

  一些媒体喜欢夸大生活中的那些道德冲突,比如在川地建旅游娱乐场所,他们会描述为“在地震废墟和死人的头上娱乐”,就这样按照人们心中阴暗的社会镜像去生产新闻故事,许多假新闻就这样产生了。夸大冲突,引起争议,媒体从争议中获得眼球,乌合之众在口水横飞中狂欢一把,各取所需,谁也不会去关心真假。(曹林)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