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玩儿”家教,依旧是误区
www.fjnet.cn?2008-06-04?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近来,“陪玩儿家教”流行,使得一向比较清闲的高校体育生开始忙碌起来了,学生家长为了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纷纷请高校体育生陪孩子进行体育锻炼。6月3日,《中国青年报》发文以为,这是觉醒也是无奈。所谓觉醒是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了孩子强壮的体魄的重要性。所谓无奈,则是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规定中小学每周都要安排三节体育课,并保证孩子们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司司长杨贵仁明确表示,一旦真正地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体育教学,“陪玩儿”家教根本就没有生存的土壤。如此明令加重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分量,而学校体育教育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对有关规定阳奉阴违。家长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掏钱请家教帮孩子锻炼身体。

  诚然,前所未有地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不能不说是一种觉醒;而学校体育教学依旧充当侏儒的角色,让位于文化教育,使得学生家长自己掏腰包请家教帮孩子锻炼身体,确实无奈得叫人心酸。但是,连玩儿都流行请家教,那么,还有什么不请家教的?这样一来,孩子还有哪怕是一点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吗?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足够的自由空间,长期受到父母的“无缝隙管理”,例如控制生活时间、过度左右思想和行为,甚至玩儿也请家教,完全剥夺孩子的自我发展的权利,后果的严重,一向为教育家、心理学家所侧目。

  当然,孩子的成长,确实离不开来自各方面的耳提面命,但是,放飞孩子的心灵,尽可能给他们广阔的自由天地,而不是“无缝隙管理”,才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这就需要在无意识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孩子的健康,并不仅仅是德智体的开发和锻炼,还包括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各种能力。这些能力,是“无缝隙管理”无法提供给孩子的。因此,摒弃"包办型"教育,适当地放任孩子,只给予必要的引导,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正确导向,这种“放任”,核心在于对"管理"的度的把握,即正确处理好父母引导权与孩子自主权的关系。把自主权还给孩子,提高他们的自我协调能力。这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发展自身。这就需要父母从"帮助"的角色出发、以"平等"的身份介入、以"鼓励"的语言启发、以艺术化的手法引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能力,使其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

  什么时候,学生家长认识到“无缝隙管理”的严重错误,理解尽可能给孩子最大的自由空间的必要性,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地走上正轨;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盛开的花朵。(谢浮名)

(责编:李艳)


  • 相关新闻
188比分直播: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188比分直播: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188比分直播: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188比分直播: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188比分直播: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188比分直播: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188比分直播: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