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教育与监督并重 强力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
www.fjsen.com?2009-12-11 16:45? 刘丽华?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中心任务,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建立科学、长效的党风廉政教育平台,形成有效、管用的监督制度体系。从总体上看,当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形势是好的,但仍然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 对党风廉政教育重要性的认同感不强。在一项调研中发现,46.7%的被调查者认为,“在高校需要接受廉政教育的主要对象应该是有权力的人”。不少同志认为廉政教育挤占了业务工作时间,在参加教育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应付”、“疲沓”、“不耐烦”等思想情绪。二是党风廉政教育方式方法的灵活性不够、针对性不强。调查显示,有20%的人认为,现行教育形式陈旧呆板。在一些高校,宣传舆论阵地尤其是校园网这一新兴载体没有发挥应有的宣传教育作用。三是党风党纪党性教育的效果还有待提高。虽然各高校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党风党纪党性教育,但调查发现,不少同志认为作为党员已经没有了当年的自豪感,有的干部做一点事都要考虑“回报”,有些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的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存在随意性。四是缺乏党风廉政教育的评价机制。对上级下达的任务,往往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习惯于以数量代替质量,用开了多少次座谈会、作了多少场报告、看了多少场教育片、发了多少册学习资料等来取代对教育成效的评估。五是监督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在设计监督制度时,宏观构建考虑不够,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制度体系。对招生、基建、干部选拔任用、科研经费管理、人事、后勤管理等关键点上的工作程序、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六是监督制度体系在服务于发展方面还不到位。目前偏重于常规性、专项落实性、事后性、惩处性的监督,而事前性、事中性、防范性、围绕重点工作的效能监督偏弱。七是对管理制度执行和监督检查的机制不健全。缺乏应有的督促检查、信息反馈和责任追究,造成制度的要求与制度的执行情况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是基础。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一要构建完善的党风廉政教育体系。根据不同类型人员特点和不同阶段的要求,教育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教育体系,包括党性修养教育、基础内容教育、党纪党规教育、反腐倡廉政策形势教育、廉政文化教育以及其他普及性教育;专项性教育体系,通过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会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廉洁从政教育,通过重点部门联席会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人员进行正确行使权力教育,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岗前培训对新教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等;动态性教育体系,即根据学校实际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的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灵活。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