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今日国际热词

中方9月12日宣布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为利比亚执政当局和利比亚人民的代表。这张资料照片显示的是,8月20日,在利比亚班加西,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人道主义救援委员会主席哈立德·穆罕默德(左)与中方驻班加西临时工作组代表王奇敏参赞握手。新华社记者王洪江摄

中方表示,愿与利“国家过渡委员会”共同努力,推动中利关系平稳过渡和发展

本报北京、开罗9月12日电(本报记者 王方 本报驻埃及记者 黄培昭 焦翔张梦旭)据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介绍,中方9月12日向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通报了中方对其承认的决定。中方表示,中方尊重利比亚人民的选择,高度重视“过渡委”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一直同其保持密切接触和联系。中方承认“过渡委”为利比亚执政当局和利比亚人民的代表,愿与其共同努力,推动中利关系平稳过渡和发展,希望中利双方此前签署的各项条约及协议继续有效并得到认真执行。

利比亚“过渡委”负责人表示,利比亚人民和“过渡委”对中方承认“过渡委”深感高兴,对此期待已久。“过渡委”高度重视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将切实遵守双方此前签署的各项条约和协议;坚定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欢迎中方参加利比亚重建,共同推动利中关系稳定、持续发展

阿拉伯媒体认为,中国与利比亚皆大欢喜

阿拉伯电视台、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等一些卫星电视在第一时间报道了中国宣布承认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的消息,并作相关评论。阿拉伯电视台认为,这是中国在利比亚问题上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和“积极措施”,有助于保障中国在利比亚的利益,同时也有助于在利比亚开展以联合国为主导的战后重建。它表明,中国愿在未来利比亚重建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会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福祉带给利比亚人民。

“阿拉伯人在线”网站的相关评论中说,实际上,利比亚反对派十分看中中国的作用和角色,双方有很好的关系基础。此前,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曾经说,承认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需要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现在,水到了,渠也成了,对中国和利比亚都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表示采取措施,使中国在利比亚的合同得到执行,并且坚定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这对双方关系的发展很有好处。

埃及金字塔政治与战略研究中心利比亚问题专家阿格里认为,当前利比亚局势处于一个比较关键的转折时期。目前,卡扎菲政权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即将迁移至的黎波里,下一阶段利比亚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重建上来。中国虽然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最后一个承认“国家过渡委员会”的国家,但现在承认也不为晚。中国一贯坚持公正、合理的外交立场,这是利比亚各方所心知肚明的,利比亚重建离不开中国的资金和技术,中国对利“国家过渡委员会”的承认,有助于利比亚在新起点上塑造自我。

利比亚人士对本报记者说,中国是不可错过的合作者

在利比亚东部城市班加西从事自由新闻工作职业的苏莱曼告诉记者,中国在对待利比亚问题上始终都坚持了较为公正的立场,和利比亚人民站在一起。虽然中国此前在联合国就解冻利比亚海外资产上没有投赞成票,但是正如“国家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所言,中国没有投否决票,本身就是对“国家过渡委员会”的支持。现在,中国在利比亚问题上有了更加明确的立场,说明中国已经做好准备投入到利比亚的战后重建之中,利比亚人欢迎中国朋友。

班加西的翻译人员奥贝迪向记者表示,中国承认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是十分及时的,因为利比亚过渡政府已经着手迁址到的黎波里。随着战事逐渐接近尾声,在下一步的国家重建阶段,中国是不可错过的合作者。中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之一,以前就与利比亚有着密切的经贸合作,是利比亚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住房、通信等项目在利比亚国内有着极好的口碑。此前,中国没有加入北约支持利比亚反对派的军事行动,但从利比亚民众的角度看,中国政府一直都是友好的,利比亚的国家重建也十分需要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基建实力。


新闻链接

利临时政府组建计划将于10日内公布

本报开罗9月12日电 利比亚反对派武装12日继续在拜尼沃利德与忠实于卡扎菲的军队展开战斗,双方互有伤亡。此外,在拉斯拉努夫,反对派武装包围了卡扎菲的军队,并给对方造成“重创”。

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勒11日宣布,有关方面正在就组建全国性的临时政府进行协商,组建临时政府计划预计将于1周至10天内公布。

贾布里勒说,利比亚民族和解将在“国家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主持下进行,和解将包括三种方式:收编大部分革命武装派别,发放薪金并增加石油生产,组建全国性的临时政府。

尼日尔司法部长、政府发言人阿马杜11日说,卡扎菲的儿子萨阿迪卡扎菲当天进入尼日尔境内。阿马杜强调指出,尼日尔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尽“人道主义义务”。

' />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贾利勒12日说,新的利比亚将成为一个拥有法律、基础及福利的国家,不会允许任何“左派或右派的极端意识形态”存在,伊斯兰教义将成为国家立法的主要依据。

贾利勒当晚在的黎波里烈士广场举行的庆祝活动上发表讲话说,“利比亚人民是穆斯林,我们的宗教将是中立的,并将一直保持这一立场,伊斯兰教义将成为国家立法的主要依据,利比亚人民将一起抵抗那些企图窃取革命成果的人,并将一起准备迎接其他国家的外交团体及客人的到来”。

贾利勒还表示,目前利比亚人民的资金在“安全的手”中保管,也将在适当的地方使用,将建立相关机构对这些资金进行核算,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12日晚间,数千名利比亚人在的黎波里中心的烈士广场举行庆祝活动,人们手举利比亚革命旗帜,高喊“自由利比亚”等口号,表达对首都获得解放的欢庆。(报道 员拉马丹)

' />

图表:卡扎菲的儿子萨阿迪被证实进入尼日尔 新华社记者孟丽静 编制

新华网华盛顿9月12日电 (记者 冉维 易爱军)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12日说,尼日尔政府证实卡扎菲的第三个儿子萨阿迪已经进入尼日尔境内,而且该国打算将其拘留。

纽兰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说:“我们已经同尼日尔政府核实,萨阿迪已进入尼日尔境内,尼政府正在、或者已经将其带到首都尼亚美,并打算将其拘留。”

纽兰说,虽然萨阿迪不在联合国安理会1970号决议的制裁名单上,但是尼日尔政府已经向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明确表示将在处置进入其境内的卡扎菲政权官员的问题上与“全国过渡委员会”进行合作。

她还表示,美国鼓励尼日尔政府同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合作,而“全国过渡委员会”正在考虑将采取何种行动。

不过尼日尔媒体12日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尼日尔并没有拘留萨阿迪,只是对其进行监视。尼日尔总理布里吉拉菲尼早些时候曾对媒体表示,卡扎菲政权的32名成员,包括他的儿子萨阿迪在内,从2日开始陆续进入尼日尔。

' />
新华网北京9月12日电 中国国际问题观察员郑熙文12日发表题为《中国承认利比亚“过渡委”水到渠成》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中国承认利比亚“过渡委”水到渠成

国际问题观察员郑熙文

9月12日,中国政府宣布正式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简称“过渡委”)为利比亚执政当局和利比亚人民代表,此举受到各界广泛关注。笔者一位曾在利比亚工作过的朋友就打来电话说:“这可是个好消息,中国政府承认了利比亚‘过渡委’,我们在利比亚的工程项目就可以尽快恢复开工了。”

来源:所属栏目: 朋友道出了他的心里话,但笔者认为,这不会是中国政府决策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回顾中利关系,无论是卡扎菲当政时期,还是利比亚形势发生动荡之后,直至现在承认利比亚“过渡委”,中国政府对利比亚的政策和立场是始终如一的,其出发点并不是支持某个人或者某个政权,更不是为了谋求一己私利,而完全是出于维护中利关系和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大局。

有心人应该记得,卡扎菲曾在涉台问题上伤害过中国人民的感情,在中非合作问题上说三道四,在经济合作方面对中国多有保留,甚至“打中国牌”向西方示好。但中国政府并没有睚眦必报、还以颜色,而是始终从维护两国友好合作的大局出发,继续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不断深化两国人民的交往和友谊。

今年利比亚局势陷入动荡后,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1973号决议问题上,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经过慎重考虑投了弃权票,同样也是出于尊重阿盟、非盟在利比亚问题上的态度和维护国际社会团结的大局。但是,对于西方国家打着“保护平民”的幌子,武力粗暴干涉他国内政的行径,中国政府始终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

当利比亚内战陷于僵持状态,利无辜平民伤亡人数不断上升时,中国政府又是出于维护利比亚及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顺应国际社会呼声,积极斡旋,邀请交战双方访华,苦口婆心地劝和促谈。中国政府还向利人民及时提供了大量人道主义援助。

可以说,中国政府在利比亚问题上的立场是光明磊落的,中国没有脚踩两只船,也没有见风使舵搞投机。中国的做法得到了有关各方的认可和赞同,许多国家,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利比亚问题上都与中国密切沟通,保持着一致或者相似的看法和立场

当前,“过渡委”已经控制了利比亚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得到国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成为事实上的执政当局,越来越多的国家也承认“过渡委”的合法地位。尽管前段时间“过渡委”在中利关系上说过一些不恰当的话,但不可否认的是,“过渡委”对发展中利关系抱有相当大的期待。“过渡委”有官员表示,希望利比亚新政权成立以后,利中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友谊更深厚。可以说,中国政府正式承认“过渡委”已经“水到渠成”。

当前,利比亚局势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即使未来形势平静下来,战后重建对利来讲仍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进程。笔者相信,“过渡委”肩负着带领利比亚人民结束战乱、恢复秩序、重建家园的重任,一定会以利人民的利益为重,广泛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而不会只听命于某些国家。

利比亚百废待兴,国际社会还要继续伸出援助之手,中国也将积极参与这一进程,发挥负责任大国的建设性作用。现在,一些国家围绕利比亚战后重建的利益博弈已经拉开大幕,有人为一己之私质疑中国在利比亚问题上的动机,甚至对中国进行抹黑和攻击。但“公道自在人心”,中国为利比亚恢复和平稳定所做的贡献绝不会被这些杂音所抹杀,中国外交将继续坚持走自己的路,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正义事业不懈努力。

' />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10日从利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抵达首都的黎波里,对其进行“象征性”视察。

贾利勒是在部分委员会成员的陪同下飞抵的黎波里的。这是贾利勒作为“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首次对首都进行视察。

自反对派武装攻占首都的黎波里阿齐齐亚军营后,“全国过渡委员会”宣布将从班加西迁往首都的黎波里,包括执行局主席马哈茂德·吉卜里勒在内的“全国过渡委员会”及其执行局成员已经陆续抵达的黎波里,但整个搬迁工作至今仍未完成。

贾利勒当日早晨离开反对派大本营班加西,到达米苏拉塔,并对部分地区及米苏拉塔中心医院进行了视察,会见了当地一些长老和居民。贾利勒在米市强调,“不完全解放利比亚,一切都无从谈起。”他指出,利比亚的稳定和安全,国家的民族和解,以及战后重建等都是下一阶段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报道员拉马丹)

' />